肖峰看著鉛筆寫的整整齊齊的內容,借著昏暗的光,仔細的看了看,內容做的一目了然,產品種類,人數,價格都做了詳細記載。
肖峰點頭,說道:“嗯,做得很好。現在我想的是先生產一批農具,你們監督完工,在這個過程中挑選出那些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手工好的匠人,以便我們以後常用。
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我看你們記錄的這個數據,這些人家應該都是常年的編織之家,但肯定都不會有太多的原料,但是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我這幾天就要看到一批貨,所以明天就要去一些可靠的人家訂貨,這個訂貨你們想一想,應該怎麼定,若是先把錢給了,收不到貨怎麼辦?”
肖峰這樣說也是因為自己不幾天就要走了,這個模式在自己走之前就要進行一波,不然的話自己也不放心,他是要看看這三個人的合作模式,以及他們的處理事情的方式,也要看看這件事進行的速度和結果。一句話,三個人可遙控嗎?
肖峰問完了就安靜地看著康歌他們。
康歌三人都知道肖峰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想聽他們三人的辦法。
三個人都很清楚,畢竟他們幾個都是剛認識,要說完全信任根本就不可能。
因為不但肖峰和他們三人才認識幾天,就連他們三人也是才合作了一天,他們三個之間還需要磨合,也需要信任,肖峰更需要通過他們自己的表
現來了解和信任他們。
所幸運的是,肖峰已經選擇了他們,那麼事情怎樣推進?就需要通過他們自己的具體表現。
因為他們是三個個體的私人,不像是陶瓷廠是有組織的投靠。他們三個私人個體,想要和肖峰建立信任關係,既要對肖峰的投資負責任,就要盈利共享,共同進退。
所以肖峰問出一個問題後,三個人都沒有搶著回答,他們跑了一天了,通過一天的工作,他們已經變得不是一天之前的他們。
他們早已經在心裡計算過了,如果這件事情做成,做好,三個人就必須合作成一個統一體,還要明白自己最低能夠獲多大的利?而這個利能讓三個人更加覺得彼此不可缺少。
所以他們很慎重,康歌看了看青莽,又看看李易,康歌說道:“肖哥這是考咱們三個哪,這樣,我先說,你們兩個補充,我們給肖哥交個卷子!你們覺得如何?”
青莽點頭。
李易說:“好!”
肖峰便說:“成,你們說,我來記錄。”
儘管天色昏暗,實物有些不清,肖峰往不遠處的燈籠下走去,要很認真記錄的樣子。他是要給他們教做事的方法,不管是重要的還是瑣碎的事情,但凡討論,都要做筆錄,白紙黑字,良好的習慣,可以保證事情的順利進行。
康歌三人跟過去,心底下把這一方法和態度都學到了記住了,都想著以後但凡工作,都要動手記錄。
燈籠下
,大家站好,康歌不好意思地說道:“那我說了,你們三個聽一聽,我並不是很有經驗,也是第一次,你們可不要笑話我!”
“嗯,你說!”肖峰點頭,青蟒和李易也點頭。
康歌想了一想,說道:“我們之前做的小生意,都是現做現買,即便是前幾天我跟著肖哥,見了一些世麵,那也是現場交易。
不像這一次竹編的定做,是要預定的,這個預訂呢,青蟒已經經曆了,就是彆人家和你預定米花,交定金,然後你定期保質保量的完成,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我們預訂竹器應該也是這個模式,但是竹器的錢是肖哥投資的,我們拿什麼保證我們能把事情做好!
說白了就是我們做事情的能力,我們隻有在這幾天做好這件事的第一波,肖哥才會相信我們。
肖哥說了,要選擇一些靠得住的編織戶,先訂一批貨。
我想的是選擇一些本來信譽好的,手藝好的編織戶,得下一些定金,讓他們保質保量的完成。而我們也能夠真正收購他們的產品,這第一波做好了,開個好頭,才能做好其他後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