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火車站附近有好幾個家屬區,最大的是食品廠家屬區,接著是紙廠,鐵皮廠,暖瓶廠,搪瓷廠等家屬區。在南市有各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廠子,南市說白了,就是一個加工廠,凡是生活中需要的用品,大大小小,南市幾乎都有加工。
所以生活在南市其實很幸福,所有的商品都很便宜,但是這裡沒有潮流的服裝,像清苑縣那樣的專門做衣服的針織服裝廠,南市沒有。
但是南市有很多裁縫鋪,甚至小型的成衣作坊,專門做各種工作服和帆布包包。
肖峰和陳梅還有梅婷已經在一家店裡吃了餛飩,也就是僅僅吃了餛飩,因為這個店裡隻有餛飩,再無其他。
但是店裡服務的態度非常好,吃了餛飩的人,漿水管夠,陳梅是喝了兩大碗漿水的,一邊喝,一邊可愛的吧嗒著嘴。
“很多年沒有喝到漿水了,總覺得自己嘴裡缺個啥,原來缺的是兩碗漿水。”陳喝了兩碗之後,滿意的說道。
肖峰不好意思地說道:“這個好做,隻怪我沒有想起來。”
梅婷笑著說道:“好喝是好喝,但是,還要少喝,偶爾喝一喝也沒有關係,這個太涼了,經常喝對孕婦不好。”
這時候一直在聽著他們說話的店老板娘兼服務員,聽清楚了梅婷的話,就笑著說道:“沒事的,怕涼的話就炒點生薑絲,嗆到漿水裡,好得很,我們南市的孕婦都喝,沒事的。”
“嗯,放上薑絲應該就可以了,一熱一涼剛好中和。”梅婷點頭同意。
“還是民間的法子養人,都是大家吃過的,保險得很。”女老板娘又說道。
肖峰點頭,就和老板娘詢問了做漿水的方法,說是回去要給媳婦親自做,老板娘是個賣餛飩的,對漿水的做法自然就是毫不吝嗇的講了個詳細。
肖峰一一記在心裡。然後連勝道謝地出了小吃鋪的門,三個人沿著路走,店主說了,前麵不遠處有個夜市,那裡有很多新鮮玩意兒。
“我們是回陳家去,還是先在外麵走走。”肖峰問陳梅。
陳梅看著熟悉的街道,沒有說話,隻是一臉的微笑。
“不說話啊,那就先走一走吧,走一會兒,想回去的時候再回去。”肖峰很是順從陳梅的心意,反正天色還早,將明將暗,正好走一走,消個食。
果然,一千米不遠處,人就比彆處多了,路邊擺著很多的地攤。
肖峰他們走過去,看見了小孩子吹著玩的塑料小喇叭,大姑娘小女孩的頭箍,發卡,還有頭花,各種紗巾,頭巾。
甚至長長的煙杆,還有各種銅質的,甚至骨質的煙嘴,煙鍋頭子,還有的就是老年女人的首帕,紗巾,墨鏡,皮帶,刺繡的枕頭,半截的刺繡門簾,鞋墊,總之是各種肖峰曾經見過的,能夠精準喚醒肖峰記憶的小玩意都出現了。
還有一種泥哨,燒的黑黑,肖峰拿起來吹了一下,很開心,讓陳梅也吹了一下,陳梅鼓著嘴吹,很可愛。
肖峰沒有問價錢,就想著把自己吹過的這個買下,然後就掏出一毛錢,給了小商販,小商販看著錢快速的數了二十個泥哨,雙手捧著,遞到肖峰和陳梅麵前,一臉激動的說道:“你們吹得試,不響的,不好聽的,我給你們換。”
肖峰看著一大捧的泥哨,驚訝的問道:“一個多少錢?”
“一分錢兩個,你要是自己往出賣,可以一分錢一個,對半賺。”小商販對自己的泥哨很是自信,以為肖峰是訂貨的。
肖峰接過泥哨,心裡說道:“我以為一個一毛錢。”
陳梅笑眯眯地,她知道肖峰是因為沒有買過這些小小的東西,所以才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