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的清晨,柳壩村的香坊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篇章,整個香坊搬遷至了寧靜的山中。
三百多號農民開始了自己全新的駐廠當工人的生活。
肖峰等人緊隨其後,親臨現場監督工人們的住宿安排,並細心查看了大灶上的夥食情況。
在這片鬆柏圍繞的青山綠水間,三百多名工人彙聚一堂,他們大多是柳壩村及周邊村落的村民。
這些工人是姚老二按照嚴格標準精挑細選而來的,他們中的大多數至少都接受過幾年小學的教育,具備基本的計算能力。
肖峰漫步在工人們的宿舍區,隻見一排排整齊古典的磚瓦房映入眼簾。走進屋內,雪白的牆壁映入眼簾,床鋪擺放得井井有條。
有的房間住著八個人,有的則住著十個,根據房間的大小,三百名工人被安排得有條不紊。
值得注意的是,婦女們占據了不小的比例,人數多達一百五十餘人,她們的力量絲毫不遜色於男性工人們。
因為製香是個工藝活,並不拒接女性勞動力,再說了,即便是上山,也是剪枝取材,加上這個時候的女性體魄強健,長時間的田間勞動,她們完全勝任取材工作。
在這裡,馮大夫負責生產工作的全麵抓管,而隊長肖建堂和村長肖宏發則分彆負責安全、銷售和工人的管理工作。
他們都是受到肖峰等人和縣上的聘請,共同為香坊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新加入的工人中,不
乏原來各生產隊的隊長。肖建堂和肖宏發根據每個人的實際能力和特長,進行了合理的分組。
製香組和進山采集原料組都分配得妥妥當當,甚至那些從家裡帶來牲口和馬車的工人,他們的牲口和馬車也都得到了相應的工錢,雖然數額稍少一些,但足以體現公平與尊重。
肖峰親眼見證了村民們的食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工作安排也井然有序。
在開業大會的莊重場合,他走上前台,深情地對大家說道:
“鄉親們,從今往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了香坊的工人,關於如何用心生產香品,如何確保安全作業,這些問題姚書記和馮師傅已經為大家進行了詳儘的講解和培訓,我就不再贅述了。
然而,我仍有幾句話想與大家分享。大家能夠在這裡一同工作,實屬不易。想必大家也清楚,縣上那麼多的人,為何偏偏選擇了你們?
你們在被選中的那一刻,應該已經明白,這是縣上和村上在深入了解了你們得家庭狀況後,經過慎重考慮才作出的決定。
選擇你們的原因,是因為你們的生活相較於其他人更為艱辛,同時也因為你們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不是目不識丁的人。
我們深知,正是這些經曆與學識,成為你們在這裡工作的條件。
我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個機會,用心投入到工作中,共同為香坊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順便也改善你們自
己和家中的生活狀況。”
肖峰稍作停頓,深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大家目前所掌握的那點知識還遠遠不夠。
因此,我提議,每天下午下班後,大家用過晚餐,就前往會議室集中學習。
我們已經聘請了專業的老師,來為大家進行掃盲教育,教授心算技巧,並幫助大家認識更多的字。
我相信,既然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學習這些新知識應該不會太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