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默涵準備離開時,特地叫上了正在作坊外與肖芸交談的李勝男,讓他送秦默涵去了陶瓷廠。
隨後,肖峰踏上了前往柳壩村外山上養殖場的路途。從南市回來後,他鮮少踏足這片養殖場,但這次肖峰決定親自去一探究竟。
這有些時間了,肖峰沒有見過周學峰和賴二等人,這讓他對即將見到周學峰和賴二有些心緒起伏。畢竟這兩個人的關係他一直在關注。
當他把摩托車穩穩地停在山腳下,打算步行深入山林時,眼前的景象令他驚歎不已。
他驚訝地發現,柳壩村的村民們竟然開辟出了一條可以通行大馬車的山路。父親說開了路,他沒有想到路開的這麼寬闊。
這條路雖然不長,但依山而建,蜿蜒曲折,每一寸土地都凝聚著村民們的辛勤與汗水。
他們硬是用雙手和汗水,一點一滴地開辟出了這樣一條寬敞的道路,讓人不禁對他們的堅韌和毅力心生敬意。
肖峰一腳油門,摩托車便飛馳而過,很快便抵達了養殖場的外麵。
隻見依山而建的柵欄整齊劃一,就地取材的場地顯得樸素而實用。
養殖場內,有山陰處也有山陽處,根據不同動物的需求進行了合理的布局。雞場周圍,密集的竹柵欄確保了雞群的安全;
而羊圈和豬圈則相對開放,為動物們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整個養殖場雖然規模不大,但每一處都顯得井井有條,充滿了生機與
活力。
在肖峰的眼前,這簡直是一次對自然散養模式的極致展示。
他站在山坡高處,俯瞰著下方的雞圈、豬圈和羊圈,那些動物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諧共生。
二三個月的時光裡,無論是豬、羊還是雞,它們雖然隻長到了半大的個子,但並未因山中的優良環境而迅速膨脹。這種自然的生長節奏,顯得尤為可貴。
一群黑豬在樹蔭下悠閒地打著盹,此時山中一片寧靜,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暖意。
那些黑豬身長約有兩尺,體型健壯,肌肉緊實,一看便知是健康無虞的。
再看向羊圈,同樣是一片和諧景象。有的羊兒正在悠閒地打著盹,有的則在草地上低頭覓食,它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溫順。
肖峰不禁心中讚歎:“這山裡的環境果真好,這些豬和羊看起來乾淨清爽,連異味都聞不到。”他對於養殖場的環境管理表示了極高的認可。
接著,他的目光轉向了雞圈。那些不大不小的雞群聚集在陰涼處,或低頭啄食,或抬頭觀望,顯得格外悠然自得。
肖峰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竟然沒有發現任何糞便的痕跡。
他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疑惑:“這是怎麼回事?周學峰他們是如何處理這些糞便的?”
肖峰自己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由於種種條件限製,他的方案始終未能實施。這次,他決定向周學峰等人請教
,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
肖峰的目光從養殖場內收回,他穩步走向不遠處那低矮的山坡。
那裡,幾間磚房靜靜地佇立,每一塊磚都是肖峰當時讓村民們從磚廠運來,這不僅是他的心血,更是他的投資。
這三間磚房其中一間,住著周學峰和他手下的四個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他們在這裡辛勤工作,共同為養殖場的未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