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黃啟源(1 / 2)

在胡同口轉角處,隱匿於喧囂之外的一家古樸中醫藥鋪裡,端坐著一位年約三旬左右的儒雅之士,他便是這家藥鋪的主人——黃啟源。

黃啟源的麵容透著幾分沉靜與穩重,眼神深邃而充滿智慧,舉手投足間儘顯斯文氣質,仿佛是從古畫中走出的醫者形象。

黃啟源出身京城顯赫的醫學世家黃家,雖非嫡係血脈,僅是旁支一脈的低調存在,但他對醫術的執著與追求,卻遠超許多本家子弟。

他的醫學造詣,全憑個人不懈努力與對黃家本支無私奉獻的殷勤服務中一點一滴積累而來。

每當黃家有需要,無論是尋藥還是整理醫籍,黃啟源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任勞任怨,這份真誠與勤勉逐漸贏得了黃家上下的認可與尊重。

黃啟源不僅勤勉,更有著不可多得的天賦。

他對草藥的辨識、對病症的洞察,往往能一語中的,讓許多前輩刮目相看。

因此,在黃家醫學傳承的緊要關頭,當本家子弟中難以覓得合適人選時,黃家並未忘記這位勤勉且才華橫溢的旁支後輩。

而是破例將他納入傳承之列,這不僅是對黃啟源個人努力的肯定,也是黃家醫學世家順應時勢、不拘一格的體現。

如此,黃啟源便在這家承載著黃家醫學精髓的藥鋪中,繼續著他懸壺濟世的醫者之路,用他的醫術與仁心,為四方百姓帶來安康與希望。

然而,在這京城的心臟地帶,這片

區域卻仿佛是繁華背後的陰影,是京城最為貧瘠的角落。

這裡的貧困與疾病如影隨形,儘管病患眾多,卻因囊中羞澀,大多隻能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無力尋求醫治。

因此,除非病情已危及性命,否則鮮有人願意踏入醫館之門。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逆境之中,黃家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紮根於此。

他們深知,這片看似貧瘠之地,實則蘊藏著無限的可能與價值。

儘管直接的經濟收益微薄,但黃家看中的是這裡所能積累的深厚聲譽。

更為重要的是,黃家還在這片土地上,以一種不易察覺卻強有力的方式,默默引導著居民的生存與發展。

比如,胡同中那些彆出心裁、以房屋為媒介吸引顧客住宿的商業模式,便是黃家人想出來的。

這些創意不僅為胡同的居民提供了新的生計來源,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至少讓他們在生病時可以拿的出錢治療。

然而,這一切背後的策劃者卻鮮為人知,即便是黃家內部如黃啟源這樣的成員,也未曾洞悉其全貌,更不用說像蘇強這樣僅處於邊緣的小人物了。

他們不過是這龐大關係網中的微小一環,默默執行著既定的策略,為黃家的布局添磚加瓦。

黃家的這間鋪子曆經滄桑,歲月流轉間,無論曆史如何更迭,黃家始終如一地堅守在此,將這份傳承鐫刻在了時間的脈絡上。

這淩亂而貧困之

地,卻因黃家的醫館而煥發了生機,成為了黃家贏得廣泛讚譽與尊敬的基石。

然而,由於此地經濟條件有限,收益微薄,黃家的嫡係子弟大多對此望而卻步,不願涉足這片看似貧瘠的土地。

於是,黃家便委以重任於旁支才俊黃啟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