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火之後的冷靜(2 / 2)

正值日頭高懸,酷熱難當,但想到午後即將迎來的銷售熱潮,四人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腳下的三輪車被踩得風生水起,疾馳在滾燙的道路上。

與此同時,肖芸與肖冬勝帶領著眾位夥計,早已行動起來,他們手腳麻利,有條不

紊地開始籌備下午所需的各類食材,確保一切就緒,隻待顧客盈門。

算完賬的白玉蘭手起刀落,熟練地削著土豆皮,嘴角不經意間揚起一抹笑意,邊乾活邊感慨道:

“真是太出乎意料了,今天的午餐時段銷量竟然如此火爆,刨過投入,純收入輕輕鬆鬆就破了一千五,而且還是在咱們特意限量的前提下達成的。”

肖冬勝聞言,立刻接過話題,目光轉向正沉思的肖峰,問道:

“肖總,鑒於中午的火爆場麵,咱們晚上是不是應該考慮增加食材量,以方便接待更多的顧客?”

肖峰微微搖頭,回答得乾脆利落:

“不必加量。中午的盛況主要是得益於一批關係戶的光

顧,雖然我還未完全弄清是哪幾位,但那份人情味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下午的情況就難說了,畢竟即便是初來乍到的支持,也很難保證全天候的絡繹不絕。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根據日常穩定的銷量來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再者,我們店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顧客群體的特性。

店後方緊鄰工業區,而前方雖是一片居民區,但居住的大多是廠區的工人。

他們的工作雖穩定,但收入終歸有限,日常開銷自然需要精打細算,難以做到頻繁外出就餐,更彆提每餐必至了。”

肖峰稍作停頓,眼神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隨後繼續說道:

“我們餐廳這個地理位置,確實與礦區有著幾分

相似。

但不同之處在於,這裡空間更為廣闊,人口也更加密集。畢竟,京城之地,八達,交通的便利性遠非礦區可比。

正因如此,你們也都注意到了,今天有不少客人是駕車而來,顯然並非是這片區域的居民。

這既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的潛力,也預示著顧客群體的多元化。

至於下午的情況,我猜測可能會少一些來自其他片區的顧客。

畢竟,午餐時段的高峰已過,而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日常安排,不太可能頻繁地跨區就餐。

說到這裡,肖峰不禁苦笑了一下,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

“其實,我自己心裡也沒底,中午這一波熱潮,能否持續吸引更多的食客前來,畢竟我們都是初來乍到,一切還在摸索之中。

再者,我也看到了,勝男的朋友們非常給力,薛梅的家人也是帶著客人來了,這份支持讓我感動不已。

但話說回來,親戚朋友的捧場自然是情分,總不能指望他們天天都來光顧吧。

畢竟,我們是開餐廳的,最終還是要靠菜品和服務留住人心。”

肖峰的言辭誠懇而實在,他深知餐廳的長遠發展不能僅僅依賴親朋好友的短期支持,而是需要依靠穩定的客源和良好的口碑。

肖峰的話音一落,在場一邊乾活一邊聽話的大家都沉默了。

是啊,在陌生的京城,在有著親戚的京城,肖峰都這麼不自信自己的生意,那麼他們這些農村娃說實

話,心裡更沒有底。

一時間,大家一邊乾活,一邊抬眼看著肖峰,不知道說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