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秉承的話語猶如驚雷炸響,震得辦公室內每個人心頭都為之一顫。
這裡聚集的,皆是老廠長付大昌多年精心培育的“忠誠”追隨者。
即便廠子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人心浮動,他們依舊選擇視而不見,或許是出於習慣,或許是出於無奈。
然而,要從這群人中挑選出一位敢於直麵付大昌,提出不同意見的勇士,那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在這樣的環境下,沉默與附和成了最安全的保護色。
廠裡的領導架構,宛如一座精心構建的金字塔,頂端是正廠長,其下則是五位副廠長。
其中兩位與付大昌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戚紐帶。
平日裡自然是付大昌決策的最堅定支持者,對於提升廠子效益的良策,他們往往選擇緘默,生怕觸動了那根敏感的神經。
至於剩下的兩位,孟作彪與張恨水,則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性格溫和,與世無爭。
他們雖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因是從外廠調任而來,對這家廠子的核心業務——生產和銷售,雖有涉獵卻難言精通。
他們更多時候是負責後勤的平穩運行,對於前線的風雲變幻,往往隻能報以無奈的微笑。
而薛秉承,則是這眾星拱月中的一抹異色。
他的存在,就像是平靜湖麵上偶爾泛起的漣漪,提醒著人們,即便是在這看似固若金湯的體係中,也仍有人願意為改變而發聲。
即便那聲音起初或許微弱,卻蘊
含著不可忽視的力量。
然而,就在這樣的突如其來的微妙時刻,不僅這幾位在場的領導,連同其他科室的同仁們,在薛秉承擲地有聲的話語落下之後,並未如往常那般急於反駁或附和。
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了門口,那裡,付大昌以一種近乎破風之勢闖入,打破了室內的寧靜。
付大昌步入室內,臉上寫滿了意外與不悅。
他未曾料到,自己那番意在震懾全場的話語,非但未能壓製住薛秉承的鋒芒,反而激起了對方更為激烈的反駁。
這一幕,對他來說,無疑是多年領導生涯中少有的挑戰。
年屆五旬的付大昌,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跡,卻也賦予了他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多年來,他早已習慣了站在權力的巔峰,無論是官場還是商場,他都將之視為一場場精心布局的棋局,講究的是手腕與策略。
他的目的隻有一個——穩固自己的地位,讓周圍的人唯命是從。
踏入電視機廠的那一刻起,他便自視為這片天地的主宰。
他認為隻要能夠巧妙駕馭人才,這個擁有先進技術的國有企業,便能在他的引領下,開創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未來。
在他的心中,早已繪製了一幅幅宏偉藍圖,隻待時日,便可一一實現。
然而,薛秉承的這次反擊,卻像是一股突如其來的寒流,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
在過去的日子裡,乃至近期目睹著廠子效
益每況愈下,庫存積壓如山,付大昌的心湖卻似乎始終波瀾不驚,沒有絲毫的焦急與憂慮。
在他看來,身為國企的一員,似乎有著天然的庇護傘,即便風雨飄搖,也有國家這座大山為之遮風擋雨。
大不了,便是上級一紙調令,換一位能人異士來接手這爛攤子,而他,則可以悠哉遊哉地轉戰他方,繼續他的領導生涯。
付大昌從未將廠子的經濟效益視為自己肩頭的責任與重擔。
在他的認知裡,領導者的角色,便是發號施令,統籌全局,至於具體的經營成效,那應是下屬與市場的共同責任。
因此,每當提及廠子的困境,他總能以一種超脫的姿態置身事外,仿佛這一切與他無關。
他的心中,始終抱持著一種“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灑脫。
在他看來,領導的崗位並非一成不變,今日在此受挫,明日或許就能在另一片天地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