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王寧的態度(1 / 2)

付大昌疾步上前,緊緊握住檢查組中一位工作人員的手,眼神中滿含誠摯與期盼,他著急開口:

“領導啊,您們可算是到了,我這心裡頭的焦急啊,真是千言萬語難以儘述。

這攤子事兒,太大了,單憑我一己之力,實在難以平息風波,給您和各位領導添了這麼大的麻煩,我真是過意不去。”

“付大昌同誌,您不必過於自責,我們其實已經到場片刻了。

在此期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貴廠職工的高素質,貴廠職工的紀律性,值得高度讚揚。”

檢查組的工作人員語氣溫和而堅定,接著話鋒一轉:

“至於您個人,確實承受了不小的委屈,但身為廠長,您的某些處理方式顯得略有欠缺考量。

不過,現在既然大家都翹首以盼,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那我們就直接切入正題,著手解決眼前的問題。”

“關於廠子的後續運營方向,特彆是是否按照工人同誌們的意願更換廠長?

以及如果更換,人選將如何確定,這些重要事項,我們將通過接下來的會議來細致討論並作出決定。

請您放心,我們定會以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妥善處理此事,確保每一位職工的合理訴求都能得到重視與回應。

因此,付大昌同誌,請您稍安勿躁,讓我們請外貿部的王寧部長,由他為大家撥開迷霧,妥善解決這一難題。”

檢查組的同誌言簡意賅,迅速而有力

地推動了工作的進程,展現出一種雷厲風行的作風。

他的態度,對付大昌而言,既不失禮貌的客氣,又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使得付大昌即便心有千言萬語,也隻得默默咽下,迅速退至一旁,靜觀其變。

王寧近日來對東湖電視機廠及其領導團隊進行了詳儘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

今晚所發生的一切,雖在他心中泛起一絲漣漪,覺得略有蹊蹺,但並未超出他的預料之外,更未觸及他心中的底線。

在王寧的深思熟慮中,此番事件恰似一劑催化劑,加速了他早已醞釀已久的變革計劃。

他深知,付大昌的傳統觀念已難以適應這個突起的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若繼續固執己見,東湖電視機廠恐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

於是,王寧心中暗自決定,今晚,便是實施大變革的最佳時機。

他將以此為契機,推動東湖電視機廠邁向新的發展階段,讓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領導力量引領企業前行。

王寧穩健地邁出一步,目光掃過周圍靜默佇立的工人群體,那份沉穩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領導力。

他自然而然地接過薛秉承手中的擴音喇叭,動作間沒有絲毫猶豫,連一個眼神的交換都吝於給予薛秉承。

王寧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通過喇叭傳遍每一個角落:

“親愛的工友們,站在電視機廠發展的立場,我們肩上承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

今晚,就讓我們直麵挑戰,共同為銷售和生產的瓶頸尋找破局之道。”

他話鋒一轉,直指核心:“而這關鍵中的關鍵,便是要高效地清理庫存,讓生產線再度煥發活力,繼續向前邁進。大家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此言一出,工人們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鼓舞,他們異口同聲,聲音中飽含堅定:“是!”

這簡單的回應,彙聚成一股強大的信念之流,在夜空中回蕩。

王寧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繼續說道:

“這段時間,我深入研究了咱們廠的現狀,每一個細節都未敢輕忽。

我要說的是,我們的付廠長,他雖身處困境,但從未在產品質量上妥協半分。

他對每一台電視機的嚴格要求,鑄就了我們產品的卓越品質。

這一點,我深表敬意,也是對他在生產管理上不懈努力的高度認可。

然而,他的管理理念落後,未能緊跟市場的瞬息萬變,同時在麵對銷售難題時,也缺乏創新的解決策略。

這成為了製約他發展的顯著短板,而非源於他對工作的疏忽或懈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