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的笑容如春日裡綻放的花朵,溫暖而明媚,她輕快地說道:
“哎呀,想想都好幾個月沒和爸媽還有陳媽媽見麵了,我這心裡啊,早就癢癢地想要好好拾掇拾掇自己,得讓他們看到我最精神的一麵。
“你們快瞧瞧寶寶醒了沒,這小家夥可得趕緊叫醒來,讓他們三個也看看遠道而來的爺爺奶奶們。”
薛梅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她是真的渴望讓婆母和公公瞧瞧他們那三個活潑可愛的寶貝。
回想起在柳壩村的日子,她的心頭便湧起一股暖流。
那時,自己還未出嫁,隻因與肖芸情同姐妹,兩位老人便對她視如己出,關愛有加。
後來,與肖峰發生的事,再到結婚,無論遇到什麼風雨,兩位老人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在她這邊,給予她最堅實的支撐。
薛梅心裡跟明鏡似的,這份偏愛不僅僅是源於老人的善良,更因為他們對知識的尊重與敬仰。
在他們眼中,讀過書的人總是多了幾分不凡,多了幾分值得嗬護與偏愛的理由。
在柳壩村那段悠悠歲月裡,把薛梅看做心頭肉的莫過於兩位慈眉善目的長輩。
如今她仿佛回到了純真的孩童時代,滿心滿眼都是期盼,就希望兩位老人能快點見到他們的小孫孫,那份急切,就像是學生急於展示自己優異的成績單一般。
肖峰見狀,連忙壓低聲音,生怕驚擾了這份寧靜,他溫柔地勸說道:
“梅梅,彆急,寶寶們還小,出生還不到十天呢,正是嗜睡長身體的時候。
“咱們彆特意把他們弄醒,以後爸媽有的是機會看,不差這一時半會兒的。”
肖峰的話語中滿是心疼,他深知寶寶們需要充足的睡眠來滋養成長,不願讓任何一點聲響打擾到寶寶們甜美的夢鄉。
若是長輩們想看,就讓他們在床邊靜靜地看,那份愛意與喜悅,無需通過懷抱來傳遞。
兩人正輕聲交談著,肖芸和梅婷已經巧手為薛梅裝扮一新,她容光煥發,仿佛換了個人似的。
肖峰則細心地拾起薛梅換下的衣物,動作嫻熟地折疊整齊,輕輕放在一旁。
他心裡盤算著,等爸媽進來看過孩子,自己就去把這些衣物洗淨晾乾。
肖峰那手腳麻利、井井有條的模樣,就像是在表演模範男人,引得梅婷、薛梅和肖芸三人忍俊不禁,嘴角不約而同地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她們的眼神裡閃爍著調侃與讚許交織的目光,仿佛在無聲地說:“看,咱們家的‘肖大總管’就是不一樣!”
就在這溫馨而歡樂的氛圍中,月房的門被輕輕推開,慕清雲帶著一臉溫柔的笑容,與張二花、王月娥以及肖建軍一同踏入。
他們的到來,為這小小的空間又添了幾分熱鬨與溫情。
張二花手裡小心翼翼地端著一碗藥膳粥,那碗粥仿佛被賦予了某種神聖的使命,上麵還蓋著一層精致的蓋子,保溫又神秘。
她走得穩穩當當,生怕裡麵的粥有絲毫的晃動。
王月娥則端著一小碟切得細如發絲的菜,那翠綠的顏色,讓人一眼就能認出是新鮮的菠菜。
她同樣用透明的玻璃蓋子小心翼翼地蓋著,生怕這精致的菜品受到一絲一毫的汙染。
而肖建軍呢,他手裡端著一小碗魚肉和湯,雖然被碗遮擋得嚴嚴實實,但那股誘人的香氣卻怎麼也藏不住,悄悄地彌漫在空氣中。
這是慕清雲特意吩咐的,說是從今天開始,要給薛梅增加些營養,喝些肉湯補補身子。
四人的到來,不僅帶來了美味的食物,更帶來了滿滿的關愛與祝福,讓這個月房充滿了溫馨與幸福的氣息。
進來溫暖而充滿愛意的月房,慕清雲的聲音溫柔而充滿歡快笑意地響起:
“梅梅啊,咱們這兒啊,有個古老的傳統,就是月婆子坐月子的時候,若是有人初次來探望月婆子和寶寶,就得帶上些吃喝的東西,這寓意可深了,意味著給寶寶添奶,也是給月婆子補補身子。”
(月婆子指產婦,寶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