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70(1 / 2)

多吉又來找榮枯論禪了,象雄使團前不久被大周皇帝拒絕了和親的請求,皇帝賜了他們一些金銀財寶就令他們回到象雄去。

使團將在七日之後動身回到象雄,向他們的新王赫也哲傳達周朝皇帝的意思。

多吉作為使團的一員,自然也要跟著一起回去的,隻是他行禮不多,也用不著收拾什麼,乾脆天天都來聽榮枯的僧講,同他論禪。

今天他二人探討的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當初榮枯和李安然聊佛經的時候,李安然就斷言這是“誘之以利,嗬之以威”,而榮枯立刻回答,在這八個字的背麵,是“教之以法,束之以理”。

多吉還帶來了一些在象雄流傳頗廣的經文,老象雄王為了平衡薩滿巫師和佛教僧眾,乾脆讓薩滿巫師們也加入僧人翻譯經文的隊伍,希望借此機會渡化吸引一些原來篤信薩滿神的信徒。

然而接下來十幾年,薩滿信徒和僧眾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經常會出現薩滿信徒手持利刃殺入象雄佛寺的情況,往往這樣的事情一發生,就伴隨著焚燒經典、殺死僧人活祭——久而久之,在象雄的僧人也開始用武器武裝寺廟,訓練僧兵。

但是在這十幾年漫長的衝突之中,還是有不少經文的殘本,薩滿教徒參加翻譯的經文流傳開來。

榮枯接過多吉給他的經文,將整本讀過之後,微微皺起了眉頭:“這經文翻譯有問題。”

多吉道:“上師請賜教。”

榮枯指著經文殘本上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這一段道:“這裡的理解是錯誤的。所謂‘以欲勾牽’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的。”

多吉當然知道所謂的“以欲勾牽”之中的“欲”其實指的是吸引彆人注意佛法的手段,比如說在大周極為興盛的淨土宗,便是以淨土福報為“誘”,吸引諸多畏懼生死的凡夫俗子信奉佛法。

但是……其實也就是到這裡了。

畢竟普羅大眾慧根淺薄,被“淨土福報”誘惑之後,便將“得到淨土福報”作為學習佛法,尊崇佛理的目的,這便是本末倒置。

就像是難陀被佛陀帶著前往滿是美麗天女的天界,從此對天界的享受產生了向往而學習佛法,卻被告知自己最終會因為沉溺於“五欲”而墮入無間地獄一樣。

將“享受欲望”當做是學佛的儘頭,這就是普羅大眾容易墮入的迷障。

對於榮枯和多吉這樣聰慧又博覽群書的法師來說,他們對這句話的理解並沒有什麼錯誤之處,但是問題卻在於榮枯對於這個“欲”——也就是吸引他人的手段,有自己的另一套見解。

多吉笑道:“金銀珠寶,美貌天女,淨土福報,都隻是吸引學習者同往超脫的一種手段罷了,又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呢?”

他來的時候,發現榮枯的竹箱收拾好了放在一邊,似乎是準備出遠門的樣子。

榮枯上師是皇帝親自賜下師號的聖僧,他要是打算遠行的話,得先和祀部報備才行。

多吉隻見榮枯垂眸,搖搖頭:“涉及五戒,不可。”

年輕的僧人頓了頓,又補充道:“男女情愛,亦不可。”

出家人原本就應該遠離男女之事,想要通過品嘗男女之愛而悟得空性,那更是邪道之行,不僅誤了自己,還要平白傷害一個無辜的女子,將她當做道具、誘惑、業障來侮辱。

榮枯對此深覺不齒。

這並不是悟道,而是造業,真正的修行之人不應該動這樣的心思。

多吉把手放在下巴上,思考了一會,便從自己的懷中掏出了一本經文:“請上師看看這個。”

這本經文用象雄布包得嚴嚴實實,榮枯打開之後,隻看了一眼,便將它合上了:“法師不要再將這樣的東西拿出來了,這便是我所說的不可以為‘欲’的東西。”

多吉道:“這是從古佛國傳來的經文,雖說如此,小僧……”

榮枯一向是個溫和有禮的人,哪怕是在辯法的時候,也從不打斷他人的發言,此刻卻皺著眉頭阻止道:“佛國佛法凋零,故有邪道趁機將自己的外道修行之法混入其中,好混淆佛弟子的認知,縱使是從佛國傳來的東西,也要秉持著智慧篩選其善惡,不可一味吸納,不然一定會反受其害。”

他說得嚴肅,臉上似乎有些不忍,連說話的語調也歎息了起來。

多吉點頭,連忙將那本經文收了起來。

他當初得到這本經文的時候,其實也不太相信這是佛說,隻是想拿來試試眼前這個血氣方剛的“上師”罷了,畢竟這經文之上不僅有文字,還繪製了許多詳細的男女歡喜修行之圖。

榮枯不過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僧人罷了,看了此物居然隻是皺著眉頭駁斥這是邪道之行,臉上沒有半分尷尬惱怒,反而十分憐憫。

多吉這些日子和他講經、論禪、辯法,經過多次試探,他對於榮枯的佛法造詣已經是五體投地,這本經文,已經是他最後一次試探這個比自己小了一輪的“上師”了。

——隻是越是和榮枯交流,他就越想要將這個年輕人綁……不是,是請到象雄去開壇講法。

隻是這一次他是獨自一個人前來的,所以行動不便,象雄新王想要和大周和親的想法很堅定,不是大周皇帝拒絕一次,赫也哲就會乖乖放棄的,多吉認為自己還有機會再來大周。

到時候,可以多帶幾個師兄弟一起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