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製茶(2 / 2)

茁壯的草根 半閒半散 3836 字 4個月前

艾草很快燃燒起來後,基本沒有火苗,隻是燃,但是煙很大。

“秋天雖然天氣轉涼,山裡到了晚上更冷,但是那些蟲子也更壯了,”蔡義和說道:“所以要拿艾草熏熏,尤其是一會兒還要爬樹,誰知道晚上會不會有蟲子爬在上麵布卵。”

昆蟲基本上都是夜間繁殖,有一些會把蟲卵產到大樹的樹乾裡邊,確保能夠平安越冬。

過了一會兒,艾草已經燃過半,蔡義和背起竹簍開始爬樹。

這竹簍看上去很是老舊,竹篾的顏色已經接近棗紅色,是他老伴當年從四川帶來的。

剛采下來的樹葉太鮮嫩,又需要透氣,隻有竹簍最為方便,它本分量還輕,蔡義和曾經也因為竹簍破舊想找替代品,但是北方還真找不到,柳條筐勉強合格,但是自過於沉重,無奈之下,蔡義和隻好把竹簍修補一番,就這些年複一年的用著。

蔡義和爬到樹上,找到合適的位置後,寧向東也開始向上爬,這種喬木茶樹的樹乾粗壯,枝乾呈散狀生長,可以同時爬上去多人而互不影響。

兩人上樹采茶,付俊花在樹下拉著艾草繩不斷調整位置,以防煙氣嗆到他們。

不多時,竹簍裡已經虛虛的裝了大半筐茶葉,蔡義和抖抖肩膀,感覺一下重量後,說道:“差不多了,咱們下去吧。”

他倆在樹上的位置,離地麵也就一人多高的距離,寧向東直接跳了下去,蔡義和擔心震動擠壓了嫩葉,慢慢爬下去。

順著原路返回城隍廟,蔡義和拿出一摞舊報紙鋪在桌上,將樹葉攤開,又讓俊花去廚房把火生起來。

寧向東不解的問道:“不是要先晾一晾,等葉子都蔫了才炒嗎?”

蔡義和笑道:“你說那種方法是江南的製茶法,我這種是自己總結發明出來的。”

“傳統炒茶方法,是針對嫩芽的,鮮葉不放置發酵一下,生澀口感太重,但我這種喬木葉子,又是深秋的老葉,肥大的葉片裡含的水分太多,這麼攤晾一晚上,明天再炒青,就會帶著一股酸味,而失去了苦儘甘來的變化。”

蔡義和攤晾好鮮葉,趁著俊花生火的功夫,拿出三隻茶杯,泡了茶後,繼續說道:“我也是用了幾年時間逐漸總結出來的,從發現這個問題後,每年采茶,都是連續幾晚不睡覺,通宵一夜采茶和炒製一氣嗬成。”

寧向東捧著茶杯暖手,山裡的深秋已經有些寒意,他晚上也忘了多穿一件衣服。

“這些茶樹,不知道能不能大麵積種植?”寧向東問道。

就像對風乾兔和風乾羊產生的興趣一樣,寧向東習慣往量產的可能上思索。

蔡義和用力搖搖頭,似乎也帶著很深的遺憾:“基本不可能,茶樹過了北緯37度就沒有生存的環境,在鵝嶺存活都算不簡單,而且也隻能在這一片,以前在平口試種都不行,鵝嶺的土壤都是含堿土質,茶樹喜酸,所以大麵積種植不太可能。”

聽了蔡義和的話,寧向東沒有做聲,心中卻想,鵝嶺既然有適種土壤,難說彆處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