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明天和爹娘商量商量。”
“這是我娘家的事兒,我怎麼好意思和娘說。”
“這有啥的,明天我和爹娘說。”
第二天從兒子口中聽說了這件事後,朱熹妹和寧洪福也沒有反對。
“能幫就幫著點兒吧,何萍娘家在安和縣也不挨著。不過那蒸蛋糕可不容易學,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學得會。要不就教另兩個吧,學會了就能上街做買賣,一樣能掙錢。”
“也好!就按娘說的辦吧。”
事情就這麼說定了,張何萍當天就回了趟娘家,教家裡人兩道吃食。
從朱熹妹那得的錢她也沒舍得拿出來買縫紉機,而是存了給孩子們以後讀書花用。
時間如白駒過隙,年曆翻到了1986年。
這一年對讀書的孩子們和家長們來說,是值得記住的一年。從這年開始國家實行了新的教育政策,這對那些家境貧困卻又想上學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
這年來富源縣小學報到注冊的孩子,比往年多了三分之一,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原先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孩子。
這年入校的孩子年齡都偏大,最大的有十一二,最小的也有八九歲。
絕大多數的孩子為能上學而興奮不已,學校的老師也儘職儘責,不論年齡大小都一視同仁。
寧秋依舊按部就班的在班裡扮演著乖學生的角色,除此之外她還時常跑去老師的辦公室借報紙來看。老師隻以為這孩子是為了學好語文,增加詞彙量。
其實她是為了了解當前的國家形勢和實施的一些重大舉措,畢竟她上輩子在國外,對國內的變化並不是很了解。
從這些報刊雜誌中,寧秋還真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東西。
“彆跑!往哪裡跑!!”
“攔住她!”
“我抓住她了!”
“跑啥跑!你這個臟東西!”
“對!臟東西!呸呸!吐你一臉!”
“讓她吃泥巴!!對!塞她嘴裡!”
在老師辦公室外的走廊借閱報紙的寧秋聽不下去了,她放下報紙,爬上了凳子,將腦袋探出窗戶往下望。
老師辦公室在二樓,樓下四五個十多歲的男孩,正抓著一個女孩,把她的頭往泥裡摁。
女孩根本無力反抗,身體蜷縮著,雙手護著自己的腦袋,整個人被摁在泥地裡。
一個男孩趴在地上,歪著頭打量女孩。
“她嘴閉著!她沒吃泥!”男孩像發現了什麼天大的秘密,他跳起來興奮的告訴幾個同伴。
“掰開她的嘴,把泥巴塞進去!”
另幾個男孩立刻七手八腳的把女孩的身體翻轉過來,一個男孩用手抓住了女孩的頭發,猛的往上一扯。
女孩發出一聲痛苦的嚶嚀,但還是倔強的保持著原來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