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水滴號(2 / 2)

我體內有個黑洞 明漸 5049 字 3個月前

大概需要超鈦材料45噸,作為支撐骨架和外殼蒙皮。

需要超鋁合金材料58噸,作為牆體內壁,構成五臟六腑。

以及超導材料0.5噸,其他新型材料1噸。

當然以上這些材料,衛明半個小時就能全部搞定,頂多再拿出半天協助加工一番。

但要在“水滴號”飛船表麵,覆蓋一層1毫米厚的水滴晶體材料,至少需要十萬枚的“四型水滴晶體”,重量超過了一百噸。

由於“四型水滴晶體”更大更重,故而這艘“水滴號”飛船的水滴晶體用量,明顯比一座超級太陽聚變發電站的反應室還高,價值則遠遠超過了五千億。

這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昂貴、價值最高的有人飛船了。

……

於是從6月1號開始。

千島水庫,被加長到8千米的減速水池基地。

衛明再次帶人來到了這裡。

而這一次,衛明打算在這裡待足一個月,完成超過80萬枚水滴晶體的合成任務。

這八十萬枚的水滴晶體中。

有十萬枚用於“水滴號”的製造。

十萬枚用於鳳凰機床的生產。

還有五十萬枚,用於人造太陽研究所的新的五台“超級太陽”發電站的製造,由於反應室容積增加30%,最大發電功率可達15萬兆瓦。

最後剩下的十萬枚,暫時先放在那裡,允許客戶購買,可滿足接下來半年多的客戶需求。

進入到7月份。

見各類新材料的加工訂單有所減少,衛明宣布以後將每月留給客戶的加工定額,降低到了每月70萬噸,衛明連續加班三天便可搞定。

剩下的每周三天上班時間,衛明則全用在了水滴晶體的加工當中。

水滴晶體的加工比合成它還要麻煩,需要施加強大的壓力將它‘拍扁’,需要消除縫隙將其合為一體,還得保證強度一致沒有薄弱區域,並且精力集中,避免把材料壓垮。

正因為如此,衛明每天能加工的水滴晶體數量,最多為1.2萬枚左右。

有時為了加快進度,衛明會帶一批水滴晶體回家,晚上在家或周末在家加工。

於是又經過了這一個月的忙碌。

“水滴號”飛船的水滴晶體外殼,加工完成。

五座“超級太陽”可控核聚變反應室,加工完成。

十萬枚用於機床“刀頭”的水滴晶體的打孔、開刃、削尖處理,全部完成。

隻剩十萬枚初始結構的水滴晶體存放在倉庫裡,留待日後處理。

……

這時另一邊。

黑洞宇宙開發公司,航天器組裝廠房。

對於大老板提出的要求十分重視,哪怕耽誤其他項目進度,也還是抽調上千名技術骨乾,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並找航天集團購買了大量設備,申請了技術支持之後。

8月6日。

將加工好水滴晶體外殼,覆蓋在飛船的表麵,再將外殼融為一體。

這艘最大長度15.8米,平均長寬達到5米,空重達308噸,看起來像一個水滴形微型潛艇,也有點像個圓乎乎的蠶繭,正是飛船“水滴號”。

它已建造組裝完成,達到了可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