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一直到六月份,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總算慢慢平息了,但是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優良的豬崽供應商就那麼幾家,還大部分都在阿美國內的畜牧公司,幾乎要供應全球,根本不可能,誰能更先得到供應,就能更快占領市場,通俗點講,就是能掙更多的錢。
國內不說小的畜牧公司了,大的就像雙閏這樣的,和阿美史密斯育種公司可以說是非常親密的合作夥伴了,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它也依然是排在了歐美公司之後,跑上跑下總算把訂單提前到三個月之後,沒想到經濟貿易戰來了。
這不僅僅是大國之間的博弈,更是數不清的公司的機遇和挑戰。
仿佛隻是一夜之間,豬崽斷供了,飼料也不再提供,從育種開始到養成的每一步,都進行了限製,它沒有百分百拒絕,但就是拖著,拖到過了那個時期。
國內不少一直以來依靠進口的企業現在就麻爪了,他們也沒想到這次經濟貿易戰這麼嚴重,他們這些不是高科技的行業都被波及到了。
他們忘了,科技是往前的,但是農業才是根本,動搖根本才是最可怕的。
有的人懊悔,也有的人慶幸!
國字頭的如中糧這樣的大企業,自然實現了全自主化,這樣的風浪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傷筋動骨的事情,相反,他們還可以借助這次的事情,重新洗牌,壓製住在國內肆意橫行的國際四大糧商,提高國產市場占有率。
除了這些有些戰略任務的企業,還有一家企業安然無事,那就是水淼的公司。
種豬,她有,不僅僅有市麵上常見的,還有自己專有的,今年公司的一個任務就是發揚自己本國的土豬肉。
這麼多年來,水淼地直播間還一直開了一個土豬繁育的頻道,大家都是陪著一路看過來的,自然知道要繁育成熟一個品種有多困難,但是同樣的,三四年的時間,這群觀眾不離不棄,粘性有多大,水淼布局了這麼久,等到收獲果實的時候就知道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疫病防範措施,她也是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一般來說,隨著豬不斷長大,抗藥性逐漸增加,打的獸藥劑量也不斷加大。
但是這麼多年,隨著不斷調整中草藥的配方,也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優化,到最近這幾批生豬,已經明顯能感覺到對獸藥的依賴性更低了,無論是多嚴格的檢測,獸藥殘留都沒有檢測出來。
也是第一次實現了出口,和意大利的一家外貿公司達成合作。而這個口子一打開,水淼就有信心,花個幾年的時間,能夠打入整個歐洲。
飼料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整個臨川市都已經在調整種植產業了,就是圍繞三個養豬場進行的口糧調整,番薯要種多少,苞穀要種多少,水淼為了這個,參加的會議都不知道有幾場了,為的就是保證這三個聚寶盆不用為豬的糧食發愁。
這樣一來,就如同已經撐開帆的船,就等著一場風,就能夠立馬航行了,而這場名叫“經濟貿易戰”的颶風吹得其他船東倒西歪,卻助力水淼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