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元帝手拿奏折, 眉眼低垂,銳利的視線落在奏折,一目十行的看過之後, 和上了奏折。
“陛下臣以為, 二皇子和六皇子此舉極為不妥,這等借錢的辦法, 實在是和山匪無異,簡直有辱陛下聖明。”
康元帝沉聲道:“老二和老六,做事雖然蠻乾了些, 但是也保住了不少災民。正所謂非常之事, 以非常手段對之。朕倒是覺得沒有什麼不妥的。”
先前開口的哪位大人, 支吾道:“這……這…可是……”
蘇永康上前一步行禮, “臣有事啟奏。”
“講。”
“臣以為二皇子和六皇子此法並無不妥, 正如之前陛下帶兵北征, 糧草被截之際,百姓自願獻糧。因此臣以為,我大雍百姓都是愛國之士, 慷慨有義之士, 斷然不會因為所謂的禮儀, 不顧同州之人的死活。”
劉大人上前一步行禮道:“蘇大人這樣比喻,怕是不恰當吧?一來兩位殿下所為之事並非緊要,二來兩位殿下手段未免太過激了些,若是因此傷到無辜百姓,豈不是讓受災之地的百姓雪上加霜麼?”
“劉大人也說若是傷到無辜百姓,這就說明此法並沒有傷到任何人。因此臣以為兩位殿下所為,雖然激進但是確實有效性,可稱得上良策。”
劉大人反唇相譏道:“蘇大人身為今朝六年探花, 如今的二品少傅,我以為蘇大人是個尊禮之人,沒想到竟然也會讚同這等行徑。”
“隻要能幫到百姓快速救民,此法並無不可行之處。至於劉大人說的,未免太過誇大其詞些。”
康元帝看了看自己下首的幾個兒子和眾位臣子,最終又把目光落在自己幾個兒子身上。
“老大你覺得此事,你兩位弟弟所為可有不妥?”
大皇子出列,心裡盤算父皇這話對意思。第一剛剛父皇沒有反對,還稱讚了老二和老六。第二老三的人出麵反對此事,那他就讚同,能氣一氣老三也好。
“回父皇,兒臣以為此法甚妥。”
康元帝額首:“朕也以為此法甚妥,因此老二老六非但無過,卻有功。既然是有功就該獎勵,老大你覺得朕該給你兩位弟弟什麼封賞。”
眾位朝臣心裡很是納悶,陛下怎麼隻問大皇子的意思,難道是有意考教大皇子處事的能力,好立他做太子?
大皇子聽到封賞二字愣住了,好半天沒說話,父皇這是何意,父皇難道是想給自己老二老六封王?可是他們都沒封王,就是他看不順眼老三,也不可能這麼幫著老二和老六吧。
“老大?”
“兒臣以為父皇自有決斷。”
康元帝額首:“嗯,你們六個年紀也都不小了,還遲遲沒有封位,確實不利於朝廷安穩。然老二老六這次有功。若是朕因為他們卻連帶著給你們一起封了王,未免有失偏頗。因此朕決定封老二老六為親王,你們四個為郡王,你們以為如何啊?”
“兒臣等無異議。”
康元帝額首:“另有今年水患嚴重,再加上又是科舉年,朕和皇後商議,賞花宴改在明年舉辦。”
“陛下賞花宴乃是國之大事,推舉不得。”
“既然愛卿絕對該舉辦,不如就由愛卿來操辦此事?”
“微臣……”
康元帝看了看眾臣,見眾人沒有在提出異議,便退了朝。
下朝後,蘇永寧和蘇永康一起朝著宮門走。
“大哥方才為何要極力讚同兩位殿下的做法,難道大哥是想投靠兩位殿下?可是兩位殿下母族不顯,雖然是嫡出,但登位的機會也甚是渺茫,我到是覺得四殿下的機會大一些。”
蘇永康搖了搖頭,“非也,我不過順水推舟罷了。這封不封王,看的都是陛下的意思。剛剛朝上,陛下很明顯有意給兩位殿下封賞,我要是反對,才會惹得陛下猜測。”
月中十五日,蘇家兩府,都會齊聚在福壽堂裡用晚膳。
眾人按照次序落座,規矩的坐好,喬姨娘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地位,老老實實的站在胡氏身後等著給胡氏布菜。
等胡氏動了筷子之後,眾人這才開始動筷子。
蘇永康說道:“賞花宴的事不用準備了,已經被推遲到明年了。”
蘇錦嬌聞言急忙問道:“怎麼好端端的推遲了。”
蘇永康看了蘇錦嬌一眼,蘇錦嬌低下頭老實了。
“今年水患嚴重,又是科舉年,所以陛下決定推遲一年。”
胡氏點點頭:“推遲了也好,正好讓錦嫿她們在家裡多待一年,明年錦婕和錦妤十七,錦嫿十六,也不晚都是好年紀。不過還是要著手相看著了,畢竟三個丫頭,未見得都入選。”
“母親說的是。”
蘇永康想了想說:“馬上就是秋闈,兒子想著向興業這樣的有識之士因該也不少。不如就從中挑選幾個學識不錯,家世簡單的,母親以為如何?”
胡氏額首:“倒是不錯,門第低一些,也不怕幾個孩子受欺負。隻是難保那些粗鄙無禮,還是要慎重一些的好。權貴人家雖然規矩多,但規矩多未見得就沒有好處。”
“母親所言極是。”
胡氏看了看蘇錦妍,又看了看蘇錦嫿幾個:“這幾個丫頭的事倒是不急,本身我也留意著呢。倒是景衡和景材過了明年春闈,就該著手準備婚事了。可是現在卻連人選都沒有,你們三個未免太不上心了。”
“母親說的是,兒媳倒是給景衡物色了個人選,隻是……”
胡氏聞言擱下筷子,“哦?是那家姑娘?”
“這姑娘母親倒是也見過,正是汝陽縣主的侄女,隻不過這孩子身世不大好,因此兒媳有些猶豫。”
胡氏想了想,“這有什麼,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倒是覺得,你說的那孩子不錯。要不是你說,我還真忘了有這麼個不錯的丫頭了。”
蘇錦妍低聲問蘇錦嫿,“妹妹知道母親說的是誰麼?”
蘇錦嫿努力回憶半天,才隱約想起一點,“好像是汝陽縣主夫家小叔子的女兒。”
“噢,原來是雁菱姐姐。雁菱姐姐性子溫婉,和大哥倒是極為相配。”
“可不,隻是雁菱姐姐命不好,要不然怕是求親的人,都能踏破了她家的門檻。”
吃過了飯,蘇錦妍和蘇錦嫿依舊歇在一個屋裡。
蘇錦妍邊梳頭邊說:“本來我還想著妹妹準備賞花宴,怕是不能隨我去參加表姐婚宴了。如今可好了,我能和妹妹一起去了。”
“可不,之前不能去,我還想著以後再見兩位表姐一麵,怕是都難了,現在能過去見一見再說說話,再好不過了。”
蘇錦妍和蘇錦嫿收拾好,躺下。
“那明天我們告訴了祖母,過幾日我們就收拾東西去禹州表姐家,我們早些去,還能和表姐們多待幾天。”
“嗯。”
“還能在嘗嘗,怡興樓的燴鴨子。還有怡興樓的點心,雖然味道不如妹妹做的,但是可比京都的第一樓的好吃多了。”
“姐姐說的,我都有些餓了。”
蘇錦嫿的肚子很應景的咕咕叫了一聲,蘇錦妍的肚子也不甘示弱的跟著唱了空城計。
兩人噗呲笑了。
“妹妹,要不我們去小廚房做點東西吃吧。”
蘇錦嫿點點頭,“好啊,廚房裡有之前做好的麵條,我把它下了,咱們做蔥油麵吃怎麼樣?”
蘇錦妍聞言坐起身,“那我們快去吧,彆叫人知道了。”
蘇錦嫿也玩心大起,和蘇錦妍一樣輕聲穿上了鞋,躡手躡腳的去了廚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