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床前明月光,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疑是地上霜。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ht,
舉頭望明月,
Bowing, in homesiess I'm drowned.
低頭思故鄉。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方明華走下去坐在艾米麗身邊。
“你好,艾米麗。”
“你好,方明華。”
“你這是,來遊玩?”方明華記得,姑娘自己介紹過,家住距離洛杉磯不遠一個叫棕櫚泉的小城,在達文波特市的安布羅斯私立大學上學。
姑娘卻回答道:“不,我是報名參加了愛荷華大學的夏校。”
美國的夏校是美國學校在暑假期間開設的藝術、學術、體育等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和體驗機會。
愛荷華夏校是全美最負盛名的寫作類夏校,也堪稱全美最難進的寫作類夏校,該項目有詩歌、、創意寫作、電視劇本寫作、戲劇寫作等等。
這些都是方明華來到愛荷華以後才知道的。
“恭喜,恭喜。”方明華低聲說道。
“謝謝。”姑娘看著他一臉開心。
這時候台上一個英國作家開始朗誦愛爾蘭著名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寫的《When you are old》(當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當你老了,頭發花白,睡意沉沉,
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
後世,民謠音樂人趙照為此譜曲,在國內廣為傳唱。
方明華示意認真聽,艾米麗趕緊打住,認真聽起來。
等這趟朗誦會結束,方明華和艾米麗一塊朝樓下走去。
“方明華,我可以請你喝杯咖啡嗎?”姑娘發出邀請。
看看時間才下午四點多,現在回到酒店也沒事於是就答應了。
大草原書店下麵就有咖啡店,兩人進去,裡麵三三兩兩坐著幾個顧客,手裡都拿著書。
正值盛夏夏季,外麵烈日炎炎,坐在擁有空調的咖啡館裡喝上一杯冰咖啡感覺也是不錯。
兩人各自要了一杯,邊喝邊聊起來。
姑娘告訴方明華,雖然她在布羅斯私立大學專業是小學教育,但她從小都對文學非常感興趣,夢想當一名作家,所以報了愛荷華大學的夏校。
“科幻這是我喜歡的一部分,我夢想是做一名作家,可是我到現在一篇都沒發表。”艾米麗喝著咖啡,一臉苦惱。
看著姑娘這個樣子,方明華不禁想起國內的那些文學青年,看來無論在哪裡都一樣啊。
“方明華,伱能獲獎,還等代表你們國家來參加愛荷華的IWP,你能教教我怎麼寫嗎?”姑娘問道。
“你不是已經參加愛荷華的夏校了嗎?不是有老師專門給你們講寫作嘛?”方明華反問道。
“是有,可是我覺得老師講的都是寫作技巧,我感覺我都聽懂了,但是依舊寫不出滿意的東西。”
聽到這話,方明華想起和張先亮聊天的時候說的話。
美國講寫作非常技術流,“解剖學”式的,側重的內部結構,比如講你這裡介詞用太多了,念的時候不利落、太黏。
我們國內講文學講的不是這些,而是文學跟生活的關係,以及從素材到作品的過程。
想到這些,方明華說道:“我在國內寫了一篇現代主義——我們國內稱為先鋒一些寫作理念,我已經翻譯成英文帶過來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拿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