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
艾米麗看著這座木橋。
朱紅色的橋身,看上去有些老舊,或許是剛下過雨的緣故,河水有些湍急混濁。
“明華,這座橋很特彆嗎?愛荷華州很多的。”艾米麗講起曆史。
愛荷華州是美國曆史上有名的糧倉,可耕種麵積超過90%。
在麥迪遜肥沃的田野上,河道縱橫,為便利交通,早期人們在大大小小的河上修建了木橋。木頭容易腐朽,為了保護木頭橋體少受雨淋風吹,人們在木橋上加了屋頂和側壁,形成了一座座廊橋。
“這座橋叫什麼名字?我去看看。”姑娘跑到橋邊,仔細看了看上麵刻著的字。
“叫羅斯曼廊橋,明華。”姑娘衝著他大聲說道。
就這裡了。
這就是大名鼎鼎美國電影《廊橋遺夢》中的那座廊橋。
《廊橋遺夢》是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在經曆了短暫的浪漫纏綿後,弗朗西斯卡因不願舍棄家庭而與羅伯特·金凱痛苦地分手。但是對金凱的愛戀卻縈繞了弗朗西斯卡的後半生。
電影風靡一時,女主演梅麗爾·斯特裡普因此獲得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這本和這部電影,在國內都引起巨大的反響,雖然電影從來在國內公映過,都是看到盜版碟。
“明華?”姑娘看著方明華開著橋發呆,忍不住叫了聲。
“沒,沒什麼。”方明華從回憶中清醒過來。
橋並不長也就二百米,兩人在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幾次,還拍了幾張照片,就失去了原有的新鮮感。
“明華,我們去吃飯吧?”姑娘說道。
方明華點點頭,現在已經快十二點,肚子也餓了。
兩人剛下了廊橋,方明華就看到一隊出殯的隊伍,沒有國過內舉花圈、撒紙錢,穿著黑色的西裝,胸前帶著一朵小白花隻是沒看到棺材。
兩人站在路邊好奇的看著,隻見這群人走到橋邊,為首的一個青年手裡捧著一個骨灰盒,將盒子打開竟然讓骨灰撒在橋邊,神情悲痛,嘴裡還念叨著什麼。
不過方明華有些聽不懂,對方口音實在太重。
“那位青年的母親去世,他在祭奠。”旁邊的艾米麗低聲說道:“按照我們基督教的風俗,父親母親相繼去世,墓穴應該合葬,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把母親的骨灰灑在橋邊呢?”
“或許,在橋邊,有他母親魂鎖夢牽的人吧?所以死後願意和他在一起。”方明華淡淡說道。
艾米麗很詫異看了方明華一眼,不過沒說什麼。
兩人也沒在此地多停留,就開車駛進溫特賽特鎮。
鎮子很小,小到隻有一條街,兩人開車在鎮子東邊一個小餐館門口停下來,下車走了進去。
餐館也很小,隻有靠牆三張桌子,一個長著絡腮胡須的老頭正百般無聊坐在吧台邊,看到方明華和艾米麗進來,立刻熱情招呼。
說著一口濃重當地口音的英語,方明華聽不懂,不過有艾米麗在,一切都不存在問題。
艾米麗看著菜單點了菜,沒過多久老頭就端著兩個盤子過來,上麵盛滿食物。
美國菜的主食就是這麼幾樣東西,幾種肉、芝士、麵包的排列組合,外帶兩杯冰啤酒。
不過在這個小餐館,艾米麗還點了兩根燒烤玉米棒——這是愛荷華的特產。
方明華拿起一根嘗了嘗,味道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