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妙一邊在鍵盤上敲打著,一邊向坐在旁邊的吳凡做了一個說明。
“聽慧芳姐說打工三部曲,有一部是《那年我16歲》,還有一部叫《我在SZ的風流往事》,還有一部電影,是叫《打工恩怨紀》吧,是不是這三部?”在林妙停下來時,吳凡又問了一句。
“對,就是這三部,雖然已經看了幾年了,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三部史詩級影片,因為這三部影片的爭議太大,後來即使因為民意的原因留了下來,沒有被封殺,但是也沒有哪個資本敢再投資拍同類的電影,因為擔心拍出來被封殺,那樣就損失太大了。”
“原來是這樣啊,其實好的東西就要多拍吧,原來是有太多的額外原因,讓人身不由己!”吳凡感慨道。
“那肯定啊,我們看的電影似乎是很簡單的就拍出來了,其實是要經過一番暗中較量的。首先選題就是個很重要的難關,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準,拍出來之後也要經過相關部門複審,如果有涉及什麼政治啊,什麼敏感話題啊,那根本就不能讓過關的,所以拍電影其實也挺難的。”
林妙說到這裡時,很興奮地指著屏幕裡的一個視頻軟件叫道:“老公,快看,找到了,找到了,你看這個就是打工三部曲,三部影片都放在一起了,第一部是《那年我16歲》,第二部是《我在SZ的風流往事》,第三部就是《打工恩怨記》,你先看哪一部?應該要從第一部看起。”
“找到了?太好了,老婆,那我就看《那年我16歲》吧。”吳凡馬上就要欣賞老婆都非常讚賞的影片,確實有一些激動。
林妙馬上點開了那個第一部影片《那年我十六》。
影片開頭就是一道如泣如訴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屏幕上就看見在一個破敗的農村裡泥濘山道上,一個身體佝僂的七八十歲的老太婆,背著一捆柴在前麵艱難的爬坡。
而在她的後麵,一個十幾歲但顯得非常瘦小的女孩子,背著一捆明顯比她身體還要大的柴火在艱難地爬行。
有時怕滑下去,她是雙手趴在地下走的,從後麵看去,隻能看見柴火在移動,而看不見背它的那個女孩子。
這段畫麵竟然還是灰白色的,泥濘道路,破敗泥巴房,眼神呆滯的村民,看上去就像時光重回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就這一幕,已經讓吳凡深深的感覺到震撼。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