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 / 2)

相師[重生] 何婪 6910 字 4個月前

隻是今日他不給天巒門臉麵,薑皓自然也不會跟他客氣,直接戳著招艮的痛腳諷刺,招艮的臉一陣紅一陣白,恨極了薑皓,但考慮到自己的實力,最終還是忍了下來,陰沉著臉坐回到座位,根本不回答薑皓的話。

九天門和千葉門接二連三地被擋回來,由此可見天巒門對雲景和墨菲斯的維護之意。

眾人彼此對看一眼,想到海境試煉的凶險與好處,最終還是有人站起道:“我倒是對這兩位小友有興趣,聽薑皓師弟剛才並未對二人多做介紹,難道他們二人不是天巒門中人?”

“不錯。”薑皓道,“兩位是師尊好友,受邀前來觀禮的,至於海境試煉,端看他們有沒有興趣參加,天巒門沒有資格過問。”

那提問的人從善如流地看向雲景和墨菲斯:“那二位小友是否參加試煉呢?”

雲景見天巒門掌門和薑皓目光清明,並不任何奸猾愧對之意,明白二人是真心讓他們兩自行選擇,雲景想了想,看向那提問的人道:“什麼是海境試煉?”

在場的人都在等待雲景和墨菲斯的回答,卻怎麼也想不到,最終雲景居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他不知道海境試煉,天巒門居然沒有提前告訴他??那為什麼要這麼維護二人,天巒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些頭腦清醒思維活絡的人,當即從中察覺到不對,進而分析出雲景和墨菲斯恐怕比他們想象中還要更難對付,畢竟天巒門可不是慈善機構,好端端的憑什麼這麼照顧這兩個毛頭小子。

但大多數人都沒這麼多心眼,全都短暫地沉浸在疑惑中。

最終還是那名提問的人硬著頭皮道:“不知從哪一年開始,海中忽然出現大量天地元氣,元氣在海上停留三個月後,海上忽然出現各種蜃樓奇景,蜃樓中,有各種龐大的海怪,還有各種修煉者運用全新的功法修煉。

“蜃樓持續整整七天七夜,第七天當晚上十二點整,無數枚靈氣忽然從海中飛出,當初發現海境試煉的修煉者立刻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互相搶奪靈器,果然,當靈器搶光的那一刻,海水忽然從中間分開,出現了一條可供人入海,通往海洋中心的通道,同時在這條道路上,還設有重重關卡,每走過一關,便獲得一些好處。

“這些好處皆是這些年葬身在海底生命的遺留物,有些是上古的功法,有些是某位大能的靈器,甚至還有可能獲得完整的神獸死屍,當然,運氣不好的人,獲得一些破鞋子破襪子什麼的,也是有可能的。

“第一批修煉者在這次機遇中獲得了不少寶物,他們後來幾乎全都成為了名鎮道門的強者。

“然而海底卻再也沒有出現通道,直到十年後,同樣的時間與地點,海底的通道再一次出現,這次雖然也有靈器飛出,數量卻比上次要少許多,加上上次強者們留下的靈器,總算湊夠了人進入。

“就這樣,每過十年,海底通道便打開一次,久而久之,大家便將這件事稱為海境試煉。

“經過這麼多年的開啟,靈器越來愈少,甚至有時更是沒有靈器飛出。而曾經帶著靈器進入海境試煉的人,如果沒有回來的話,靈器也將永遠地遺失在海中,所以每一次海境試煉開啟,道門派出的人選都必須經過千挑萬選,哪怕一無所獲,至少也得將靈器帶回來才行。”

“我們有資格參加這個試煉嗎?”雲景問道。

薑皓立刻道:“海境試煉的目的是為了讓道門更加繁榮昌盛,這種機會最適合年輕人參加,所以隻要年齡在四十歲以下,實力不俗的修煉者,經人引薦後,便可參與試煉名額爭奪,留到最後的人,便能拿到靈器,參與海境試煉。”

非門派的人竟然也能參加這個試煉,這點倒是出乎雲景的預料。

雲景和墨菲斯在這思索試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一旁的人見雲景磨磨蹭蹭問這問那,卻始終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頓時不耐煩起來。

“說那麼多廢話做什麼,天巒門自身都難保,這些年下來,每次他們參加試煉的人都將靈器給弄丟了,沒有靈器的門派可是沒有引薦資格的,現在不知從哪找到了這兩個黃毛小子,難道還想妄圖靠他們來掙回臉麵?”

“那可不一定,這兩人邪乎的很,年紀雖小,手段卻狠辣非常,完全看不出使得究竟是什麼手段。”

“這兩個人真的是修煉者嗎?聽說天巒門和他們接觸的時候,他們已經自行開始修煉,實力每提升一次,身邊便怪事連連,總是不斷地死人。”

這些人對雲景和墨菲斯抱有莫名的敵意,因此說這話的時候也沒有怎麼掩飾,就是故意說給雲景等人聽的。

眾人討論到最後,甚至開始有人懷疑雲景和墨菲斯是否與逆陽真人之流道門敗類有關,否則根本無法解釋他們沒有經過門派係統的訓練,為什麼能有這等實力。

雲景看到這也大致明白這些人的意思了。

首先雲景和墨菲斯的修煉方式與普通修煉者不同,他又從小沒在道門的環境中生長,相當於與他們是兩個流派的人,他這樣的野路子受到正統道門的歧視並不罕見;其次便是由於天巒門這些年似乎發生了一些變故,這天巒門的盛典與普通盛典不同,似乎不少門派眼饞想要取而代之,在場的人皆想要借助雲景和墨菲斯的實力,來試探天巒門的底細。

不論是處於那種心態的人,最終的目的都是逼的雲景漏底牌。

天巒門這一年來助雲景良多,雲景對這個海境試煉也確實有些興趣,因此聽著這些人並不掩飾的猜測,他索性道:“看來眾位對我有諸多猜測,然而耳聽為虛,不如眼見為實,請諸位賜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