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15 道彆(1 / 2)

到了縣城, 孟晚先去醫院後勤那邊把草藥換成錢,然後抱著睜開眼睛正四處看的阿雪去百貨商場,給她自己還有兒子買衣服, 畢竟要拍照嘛。

給小娃娃的衣服倒是不用怎麼挑, 她在一排童裝中選了料子最軟的一種, 顏色是充滿活力的橙色, 當然價格也是最貴的, 另外還給自己買了一條同色的連衣裙。

快走的時候,她還看到了一條淺橙色的襯衫,想著這很像後世的家庭裝,然後轉回去給趙衛東也買了一件。

街上這時候陽光中帶著炙熱, 人流量也多起來了,孟晚在往照相館去的路上,便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將一封寄去政務大樓的信放進郵筒,然後神色自若的走進照相館。

在這種人來人往的路上, 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是很難知道有誰接觸過郵筒的, 她今日還特意衣著較為普遍, 剛買的新衣服也沒換上。

而且她剛剛看到這個郵筒上寫的取信時間是上午八點至九點,而現在已經快十一點了,也就是說郵遞員今天已經取過信了, 下一批要到明天八點多才會取。

這期間信會停留整整二十四個小時, 彆人是很難確定投信的具體時間的, 也就更難鎖定投信的人了。

坐在照相館內,孟晚向一位戴著老花鏡的老師傅,仔細詢問著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的價格, 斟酌之後決定拍彩色照片,雖然這種貴一些,但更真實好看。

當然,主要是因為她不太缺錢,小金庫裡隻屬於自己的都有將近四千元了。

這裡她其實為難的是該怎麼和趙母說,畢竟趙母是不知道她小金庫這麼富裕的,肯定會覺得她浪費了。

確定好顏色和尺寸後,兩人到後麵的試衣間換上新買的衣服,走出來的時候老師傅和他的助理都連聲誇讚娘倆都長得好看,而且一看就是一家的。

帶著些許好奇,孟晚抱著阿雪坐在打光板前,先拍了一張合照,然後才拍攝阿雪個人的滿月照,當然了,合照還是彆告訴趙母了,她和趙衛東自己看就行,免得被念叨。

相信隻看到自己小孫子的彩色滿月照,趙母也不會太過心疼錢。

與照相師傅商量好取照片的具體時間,孟晚腳步輕鬆的往郵局走去,這次直接寄了一個包裹,將衣服和信件一起寄給趙衛東。

信中還放著孟晚給阿雪畫的素描像,從出生到滿月,整整畫了十七張,都寄過去了,這樣她之後在軍區也能看,還省的之後自己親自帶上車。

出去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正午了,她便去國營飯店點了一葷一素兩個菜,畢竟平時有錢也沒法正大光明的花,自己在外麵吃倒是不必顧忌趙母他們的想法。

不過她自己也不是個鋪張的人,特意跟後廚說了分量少一點,加上她自己飯量不算小,慢慢吃最後也沒剩菜。

在這個年代呆久了,你會發現勤儉節約是一件十分自然而然的事情,鋪張浪費的行為她還沒見到過,不過也有可能是目前還沒接觸到那個階層的人吧。

吃完飯,孟晚還向一個女服務員借了一下休息室來給阿雪喂食,這小家夥在她吃飯的時候肚子就叫了,委屈的望著她,倒是沒哭。

帶孟晚走到休息室後,那個姑娘就走了,一點也沒有要防備她的意思,這個時代的許多人都好淳樸啊,孟晚感慨著。

所以走的時候還為她點了一碗甜棗茶,姑娘驚訝一瞬也沒推辭,隻笑著揮揮手招呼她下回還來啊。

——

其實孟晚這一次“送信”心裡是沒底的,了解過原世界康山地震過程的人都知道,當時我國很多地區很多專業人員早已注意到震前預兆了,也都上報到上頭,可是,沒有用!

那時我國政治局麵劍拔弩張,風雨飄搖,而幾位偉人相繼逝世,或重病在床,各方力量互相碰撞僵持,一個不能百分百確定的地震就不那麼讓人在意了。

再加上康山距離京市太近了,近的讓那些大人物不敢輕易下結論,害怕禍及自身,以至於悲劇發生。

她現在十分慶幸自己在上麵“掛了號”,透露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也許能在相互博弈的政治鬥爭中,使天平往康山人民的生命傾斜。

事實上,她這一舉動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那封信一經發現便被直達上聽,信中未曾誇張的死亡人數,看得人心驚肉跳,又點了點當前勢力角逐所造成的後果,讓這位看信的偉人決定撐著病體,親自聽取了相關人員的彙報。

在翻看了各種監測曲線,明了事情的嚴重性之後,這位老人一錘定音,下達了震前指示。

之後果不其然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震,康山及其周邊地區一瞬間被夷為平地,被遷出的居民回望著家鄉塵土漫天的天空,心中驚痛與後怕交替出現,最後轉變為對國家的信服。

這也是往後許多年,其他國家的政府深深羨慕的華國政府的原因——隻要政府下達了指示,華國人民便毫無二話執行。

當然這是後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