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5章 遠東交易所開業(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759 字 3個月前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三,是遠東交易所正式開業的日期。

算起來,高弦已經來到香江半個月,環境適應得幾乎要把自己當成“原住民”了。

既然是新公司開業、新正式工作第一天的“雙新”之日,高弦自然格外重視,早早地起床洗漱,穿上西裝,打好領帶,拿上公文包,在不遠處的食肆花了三角錢,吃了一頓油條加白粥的簡單早餐,然後直奔位於中環華人行的遠東交易所。

相比前些天住在易氏集團的酒店裡,現在的條件確實很艱苦,但高弦仿佛找到了大學剛畢業、參加第一份工作時,那種滿懷憧憬、動力十足的美好感覺。

等來到了遠東交易所,高弦一點也不意外地發現,自己沒有搶到第一早的名次,李福照、汪啟明兩位老板在勤勉上更勝一籌。

看得出來,遠東交易所的發起者們,儘管表麵上很樂觀,可心裡還是藏著焦慮。

做為一家證券交易所,初創的遠東交易所,還沒有得到那些想要上市融資的公司的信任,因此,遠東交易所也就沒有屬於自己的掛牌上市公司,僅僅提供一個基本上算是免費的平台,由股票經紀們交易香江證券交易所的那些上市公司的股票。

在這當中,遠東交易所吸引股票經紀們過來的本錢,就是遠超香江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便利性和運營低成本。

毫不誇張地形容,香江證券交易所那真是大爺一般的存在,其交易時間為每天十點到十二點,下午兩點半到三時半,逢星期三下午和星期六、星期日為例假休市。

顯而易見,遇到牛市的時候,想要大展拳腳的投資者們,有極大可能因為時間倉促、聯係不上股票經紀人,而在場外徒呼奈何。

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選擇遠東交易所做為交易平台,還意味著更低廉的傭金,大約在萬分之二十五到萬分之五十之間,具體費用就看和股票經紀談得怎麼樣了。

必須指出一點,現階段的香江證券市場,談不上什麼正府監管,炒股票賺了錢也不用交利得稅。

基於這個特點,遠東交易所開業成功與否的判定標準,不是表麵上有多少達官貴人、社會名流來參加開業儀式的場麵熱鬨程度,而是實際成交額到底能達到多少。

昨天高弦來遠東交易所銷假的時候,聽馬新聰提起過,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苦心經營,總共有三十五家經紀行成為遠東交易所的會員,經紀人牌照則是共計賣出四十八張。

經紀行和經紀人牌照在數量上的差異,主要是因為某些經紀行規模較大,擁有不止一張經紀人牌照,而諸如律師、醫生、教授等高收入精英將經紀人牌照做為投資購買下後,也願意找個股票經紀行掛靠。

馬新聰當著高弦的麵唏噓道:“要是遠東會開業當天的成交額,能達到香江會的一半,那就算一炮而紅了。”

要知道,香江證券交易所的日成交額平均在四百萬左右,今年十月三十日的成交額,還創下了四千一百六十六萬的曆史記錄,而十月最後一個星期的總成交額達到一億五千兩百三十萬,整個十月的總成交額達到四億五千兩百萬,同樣雙雙突破了香江股市有史以來的記錄,投資者們也正是以此為依據,判斷這是牛市將會來臨的跡象。

換而言之,今天開業第一天,遠東交易所的交易額,最好能超過兩百萬,如此才能鼓舞士氣,贏得外界的信心。

“李先生早上好,王先生早上好。”高弦按照這裡的習慣,和兩位老板打著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