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5章 賣麵子,談院線(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4810 字 3個月前

實質上,這裡麵存在著老板和雇員之間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

邵誼夫的觀點是:我發掘了你,捧紅了你,沒有我,便不會有你;所以,你就應該感恩戴德,俯首貼耳地為恩主效勞一輩子;而我包你更紅更紫,衣食無優。

像王羽這些人則會如是想:你捧紅了我,我也給你帶來了巨額盈利,我們基本兩清。我會終身記你的恩,但我不能終身受窮——僅僅滿足你所承諾的衣食無憂。更何況,衣食無憂怎麼可能,電影是競爭激烈的青春飯,我老了怎麼辦?失寵了怎麼辦?公司衰落了怎麼辦?全香江人,都想發財,我們為何不能?

相比邵誼夫,鄒聞懷的態度就開明多了,把主仆的雇傭關係,變為平等的合作關係,高呼“有錢大家賺”。

當然了,慈不掌兵,義不理財,鄒聞懷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隻不過換了一種剝削模式罷了。

等嘉禾也成為一方霸主後,鄒聞懷可以做到在香江本地票房分紅上清晰明白,但更為豐厚的海外票房,就揣進自己的腰包了。

隨之,洪金保等人,也成了新一代不安分的“王羽”。

簡而言之,人類社會的任何輝煌,都離不開“燃料”和“花肥”。

鄒聞懷推崇的製片人製度,貌似設身處地地為電影人的利益著想,但未嘗不是迫於眼前財力不足形勢的無奈之舉。

所謂的製片人製度,就是掌握影片生殺大權者,不再是製片公司的老板,而是金錢。

按照“誰投資誰享受權益”的原則,影片的權益劃分,由各方出資出力的多寡來決定。

鄒聞懷在具體推行製片人製度的時候,方式更加靈活。

全資沒問題,合資也可以,嘉禾都願意出廠標,並主持攝製。

如此一來,嘉禾經費匱乏的矛盾,不但得到解決,還減少了經營風險。

自然而然地,高弦一表達出雙方合作的意願,鄒聞懷便欣然同意。

高弦想了想,還是提出了最核心的問題,“誰去接觸李曉龍?”

正在和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打官司的鄒聞懷,果然忌憚邵誼夫可能被刺激得發狂,於是另找了一個借口道:“目前,嘉禾急需一線女星,因此,正集中資源爭取鄭佩佩的加盟。”

“明白了。”高弦打了一個響指,“我負責聯係李曉龍。”

鄒聞懷笑道:“能者多勞,高先生辛苦了。”

瞧著鄒聞懷明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高弦不由得心中好笑,“拈輕怕重麼?”

“你雖然熟悉邵誼夫的精打細算,但卻不了解李曉龍的心高氣傲,他們注定談不攏條件。”

“而相比於遊說李曉龍合作的難度,拍攝電影過程中,如何與李曉龍相處,才是累活。”..

趁著鄒聞懷感覺占了自己的便宜,高弦開口道:“按照計劃,《七十二家房客》的製作時間,是兩個星期。所以,上映時間會很快到來。我想在院線方麵,請鄒老板幫忙聯絡一下。”

鄒聞懷很痛快地點了點頭,“雖然嘉禾暫時還沒來得及建立自己的院線,但我畢竟從業多年,積累下了不少資源,可以幫忙活動一下。”

“比如,國際機構的劇院,就應該沒有問題。”

高弦又問道:“據我所知,邵氏院線是香江最大的院線,它有沒有可能上映《七十二家房客》?”

鄒聞懷聳了聳肩,“這就要看高先生的麵子了,畢竟,邵氏自身的電影產量就很高。”

高弦一挑眉頭,心說,“這是考我的能量麼?那我還真要試一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