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9章 做好例外的搬運工(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4308 字 3個月前

首先,米國駐香江領事放話,星光行的租戶,無法購買,包括收銀機在內的所有米國商品。

這招一出,星光行的招租運作,頓時為之一頓。

霍應東的應對方法是,降低租金,每呎隻要九毛錢。

果不其然,租戶又被勾起了興趣。

米國人出過場了,英國人自然跟上。

香江電話電報公司發出通知,星光行租戶的電話開通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連基本的電話業務,都不能開通,租戶們自然徹底打了退堂鼓。

局勢發展到這裡,星光行的股東們,就不想耗下去了,趕緊賣掉這座商業大廈,一了百了。

按理來說,以霍應東的財力,直接買下其他財團的股份,再自然不過了。

不過,有股東不同意,原因極具“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之特色——本來大家是地位平等的股東,可一旦霍應東收購全部股份,那其他股東豈不是一下子顯得不如霍應東,地位上矮了一截!

於是,置地公司以“友邦”的角色出現了,出價三千七百五十萬港元,收購星光行。

結果,收購到一半,置地公司又出了損招,隻能先給一千七百五十萬港元的現金,剩餘的部分,則用商業本票欠著。

可以說,霍應東不但被打壓得損失慘重,還以一種屈辱的方式,把星光行拱手讓給了置地公司。

霍應東遭到明顯打壓的第二個例子就是,他看好新興的貨櫃航運,於是獨自投下了葵湧一號貨櫃碼頭。

這時候,港府提出條件,霍應東要保證,每年在碼頭停泊至少二十萬個貨櫃,才能發展該項目。

要知道,現階段,整個香江,都沒有二十萬個貨櫃。

萬般無奈之下,霍應東隻好放棄已經到手的葵湧一號貨櫃碼頭。

到此為止,霍應東要是還不明白,自己被美英精準打壓,那他的苦頭可就白吃了,而霍氏有榮工程公司,承建文萊斯裡巴加灣貨櫃碼頭及深水港,未嘗不是在香江發展空間受限後,到外麵尋求突圍。

高弦琢磨,以霍應東目前的處境,忽悠他到香江之外的“非西方主流”市場投資,應該有很大的實現可能。

當然了,霍應東在香江所遭受的打壓,並非沒有觸動,意欲和怡和爭奪牛奶公司的高弦。

不過,在高弦看來,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享譽世界的大亨,進而任何勢力動手前,都要考慮所需付出的成本。

就像阿莫德·哈默那樣,冷戰的鐵幕,也不能阻擋他穿梭於西方和東方的腳步。

有些例外,真實存在,隻不過大眾不得而知罷了。

高弦隻要做好這些例外的“搬運工”,便足以創造各種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