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7章 大軍閥上映(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4036 字 3個月前

港府剛在七月六日宣布港元與美元掛鉤,訂立固定彙率,每五點六五港元兌一美元,高弦便被部下們打扮成“高督軍”,在“十八房”的花團錦簇下,坐著敞篷車,從香江海底隧道,招搖過市,成為香江海底隧道的第一批使用者。

至於媒體的關注程度,隻能用如癡如狂來形容,幾乎每家媒體都派出了多路人馬,能尾隨著一起進入香江海底隧道自然最好,再不濟也要堵在隧道兩邊的出口處。

電影《大軍閥》運作到現在的程度,已經成為在利益上各取所需的皆大歡喜項目。

就高弦而言,重振聲勢,衝散謠言的陰霾;

就電影圈內人來講,難得的光輝職業履曆;

就商業利益分析,每一個參與者都能賺上一筆。

甚至那些沒來得及擠上車的人,也千方百計地蹭熱點。

比如,廖氏家族現任掌門人廖烈聞,便公開表示,好朋友高弦主演的《大軍閥》上映後,自己會按照電影票房的雙倍,投資尚華文化。

自廖寶珊在一九六一年因為過分憂慮廖創興銀行遭擠提而腦淤血不治去世後,以廖烈聞為首的廖氏兄弟,便極其謹慎地經營父親留下的家族產業,不但躲過了稍後更加慘烈的銀行業危機和地產低潮,還在今年將銀行、地產等資產打包成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趁著股市狂潮,掛牌上市。

不得不說,廖氏家族也是英才輩出了,並沒有因為廖寶珊的突然去世而沉淪下去。

不過,廖烈聞還是預料錯了一點,《大軍閥》在香江的電影票房,可不止之前業界所普遍樂觀估算的三百萬,而是在全港院線的加持下,直追今年年初創造了五百多萬港元票房記錄的李曉龍功夫片《猛龍過江》。

究其原因,炒作得太成功了,甚至風傳,各家影院都簽下了嚴格的拷貝回收協議,《大軍閥》上映完這一波,就成絕唱了,連海外票房也不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是抱著絕對不能錯過的心理,“擠”進電影院的,而且還是不止一次。

倪框和黃展這兩個口沒遮攔的文化人,在電台裡的胡侃,很大程度上,道出了觀眾的心理。

……

黃:你最近看過電影麼?

倪:當然看過。正在熱映的《大軍閥》,我已經連看了三遍,每次都看得充血。

黃:這裡是電台,好多人在聽的,你可不要胡說,小心被投訴,電台不敢再請你上節目了。

倪:你想哪裡去了,我是說腦充血。

……

邵氏電影之所以在商業方麵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男女飲食上,投了香江觀眾所好,而這一點也成了電影《大軍閥》票房飄紅的一大動力。

連電影業內人士都沒想到,《大軍閥》的票房會如此火爆,廖烈聞這位門外漢,失算了自然不足為怪。

高弦沒顧得上打趣廖烈聞乾什麼閒得去學華地買法國隊在世界杯奪冠,因為出乎他預料的是,易慧蓉從加拿大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