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9章 寶島現狀(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178 字 3個月前

陳寶竹被逗得俏臉一紅,低聲道:“在高先生眼裡,這自然是小事了,可對於我們來講,卻是天大的難關。”

高弦想了想,轉頭跟鄒聞懷耳語道:“這個呂齊,拍都市風月片很有天分,你跟他簽個十部八部的片約,好幫助其償還債務,算是賺錢和行善兼而有之了。”

一聽這話,鄒聞懷臉上閃過一絲異色,心裡不由自主地犯起了嘀咕,呂齊該不是得罪高先生了吧,要不然怎麼會被高先生推著下海?

鄒聞懷那可是一個老江湖,這個念頭在腦海裡一閃而過後,馬上對陳寶竹明確表態道:“寶竹讓呂齊直接到嘉禾找我就行了。”

陳寶竹滿臉歡喜地舉起酒杯,“多謝鄒老板!多謝高先生!”

這件小事不值一提,說過就算,高弦馬上掀過,轉而邀請尚華文化的董事金大俠,到一旁的包廂品茶。

在寫完《鹿鼎記》後,金大俠於去年年底,宣布封筆,不再寫武俠了,進而引起不小的反響。

不過,金大俠倒也沒閒著,開始對自己的武俠,進行全麵修訂。

因為,這些作品都是先在報紙上連載,迫於交稿時間限製,無論是情節,還是文字,都存在著諸多瑕疵。

其實,高弦拿下“射雕三部曲”的長期獨家電視劇改編權,卻遲遲沒有展開正式運作,原因之一就是,原著存在太多問題,需要進行大量修正,金大俠對此也沒有異議。

要知道,《射雕英雄傳》連載期間,金大俠還在長城電影公司擔任編劇和導演,可謂瑣事繁多,精力時有不殆,以至於中有很多情節,就連他本人都不是很滿意。

不過,金大俠對自己作品的修正,是按照其發布時間先後進行的,故而,《書劍恩仇錄》最先被修訂,而“射雕三部曲”要再等一段時間。

反正高弦也不是真的著急,等就等吧,他之所以單獨請金大俠喝茶,是因為對他的其它活動感興趣。

就在今年四月十八日到四月二十八期間,金大俠以明報記者的身份,對寶島展開了為期十天的訪問,得到了小蔣先生為首的寶島官方高層的熱情接見,足跡深入基層的工人、農民家庭,甚至還到仍然處於對峙狀態前線的金門走了一趟。

金大俠回到香江後,便把這次到寶島所看、所聽、所想,陸陸續續地發表到《明報》上。

高弦手頭上便有一疊收集整理好的這些報紙,並仔細地研讀了一番,此次和金大俠單獨飲茶,就是為了交流一下心得。

其實,在金大俠的諸多身份當中,最有逼格的不是武俠作家和商人,而是著名報人和社評家。

縱觀金大俠的發展之路,就是小人物的拚搏曆程,先是去內地想當外交官,結果政審不合格,灰頭土臉地回到香江,進入報社做編輯,接著邊寫武俠,邊在電影公司當編劇和導演,最後苦心孤詣地創辦《明報》

時至今日,《明報》已經成為香江舉足輕重的一流大報,無論內地,還是報道,都在積極拉攏。

金大俠這次去寶島,是第一次去寶島,成行的原因,不外乎如此。

而金大俠也很有主見,此行的身份既不是《明報》老板,也不是武俠家,而是《明報》的記者,進而讓他在《明報》上發表的寶島之行紀實頗具可看性。

從某種角度來講,金大俠的成功模式,放到幾十年後的互聯網時代,就是網絡作家和自媒體人,但一直被模仿,卻始終無法被超越。

有誰的網絡,能寫得像金大俠的武俠那樣,把中國傳統文化詮釋得淋漓儘致,無法替代地反複拍成電視劇?以至於成為互聯網暴力攻擊的靶子!

實際上,金庸的最後兩部作品——《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武俠了,而是正治預言和社會。

這也體現出來了金大俠的報人和社評家,所具備的超高水準。

那些眼睛裡隻有流量的自媒體,有幾個能做到內容原創,並達到金大俠那種,讓內地放下雙方曾經爆發論戰的嫌隙的高度。

要知道,金大俠最後都由文入正了,隻是最後因為他所參與提出的“雙查方案”太過轟動,這才急流勇退。

在高弦看來,金大俠是個思想獨立的人,進而發表在《明報》上的寶島之行見聞,極具參考價值。

見高弦那麼事務繁忙,還把自己的這些文章讀得滾瓜爛熟,金大俠彆提多高興了,於是也就知無不言、言無不儘起來。

“去年米國總統尼克鬆成功訪華,對寶島上上下下的震動不言而喻。從經濟方麵來講,之前的米國軍援,肯定要沒有了。”

“不過,寶島現在以小蔣先生的領導班子,已經把發展經濟放到頭一位了。”

高弦眉頭一挑道:“要想真正發展經濟,首先要做到作風務實,可我看寶島方麵的媒體報道,經常是‘幾年內反攻大陸’,‘偽政權轉眼就要滅亡’之類的吹噓之詞,簡直可笑至極。”

金大俠正色道:“高先生從報紙上看到的那一套,隻是一個表象。在和小蔣先生、嚴家淦這些寶島實權人物的接觸過程中,我確切地感覺到,他們都非常務實,清楚地知道現在是什麼形勢,大力發展寶島經濟千真萬確。”

“隻不過,寶島人治的色彩還很濃重,平常辦事還要講關係,不如香江這邊,隻要有錢,就能乾脆利索地公事公辦。”

高弦點了點頭,相信了金大俠的判斷,然後轉而問道:“我知道,查生雖然是第一次去報道,但其實那邊著實有一些親友,想必以他們的才能,收入應該處於中上遊,生活條件絕不會像社會大眾階層那樣。”

“我明白高先生的意思。”金大俠接過話來說道:“我以記者身份,真的到寶島底層生活區間走過,看到不少真實情況。”

“比如,我在桃園和新竹,隨便找了幾戶農民家庭看,發現雖然房屋簡陋,但一家有電視機,一家有小電冰箱。”

“另外,在田間勞作的農民,普遍穿著膠靴,尤其那些鄉下姑娘。和香江新界這邊的農家姑娘差不多,穿著花裙子,帶著手套,甚至還電發……”

仔細傾聽的高弦,心裡琢磨開了,“要不,我也找個機會,到寶島實地考察一下,看看有沒有撈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