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5章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140 字 3個月前

高弦不由得犯起了嘀咕,三邊委員會之前的籌備活動,自己“旁聽”了一番,然後回香江,到雍仁會館,對香江共濟會的成員們略加轉達,應該就完事了,怎麼一本東京的正式會議,他還要摻和?

心裡一會疑惑歸疑惑,高弦的行程一點也沒耽誤,趕緊以最快的速度,搭乘航班,飛到了一本東京。

一見麵,大衛·洛克菲勒便讚歎道:“大衛,你對中東局勢的獨到見解,如今應驗了。”

摸不著頭腦的高弦,不動聲色地說道:“這場中東戰爭,真的爆發了,我心裡其實感覺非常遺憾。”

大衛·洛克菲勒微微一笑,直接道出了邀請高弦過來參加三邊委員會正式活動的目的,“大衛,由於你對中東局勢的深刻理解,我想推薦你擔任基新格博士的助手,趕往中東地區,調停戰爭。”

一聽這話,高弦頓時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暗自吐槽,難怪幾十年後那個不靠譜都能坐上米國總統的寶座,你們用起人來,可真是不拘一格啊!

大衛·洛克菲勒仿佛沒有看到高弦吃驚的表情,自顧自地往下說道:“等完成這個工作,我推薦你進入三邊委員會,擔任代表香江地區的第一位會員。”

高弦心裡明鏡一樣,大衛·洛克菲勒把條件說得如此直白,自己根本沒有拒絕如此安排的理由。

從另一個方麵來講,高弦冒著飛機被擊落的風險,到戰火風飛的中東地區走一趟,所換取到的回報,還是非常豐厚誘人的。

不過,此事畢竟非同小可,所以高弦還得謙虛地說道:“我隻是一個商人,恐怕難以承擔如此重任。”

大衛·洛克菲勒不以為然地說道:“正治的實質,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和商業有著天然的共同之處。你商業才能那麼突出,自然堪當重任。”

高弦故作遲疑道:“那麼,我具體幫助基新格博士,做些什麼事呢?”

大衛·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回答道:“基新格博士主要在以色列、埃及、敘利亞這三個主要參戰國之間斡旋,大為你幫著基新格博士,在約旦、伊拉克等其它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溝通。”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高弦隻能正式進入大衛·洛克菲勒賦予自己的角色,痛快地點頭表態道:“我會努力工作,不辜負這份信任!”

……

高弦從一本東京到米國花生燉的行程,是乘坐軍機完成的,速度雖然足夠快,但舒適度就不管恭維了。

冷不丁地跨越多個時區,高弦縱然身強力壯,也有點不適應。

做什麼都不容易,高弦稍作調整,便趕緊投入到花生燉這個米國,乃至全世界的正治中心,了解遠超媒體報道的情報。

到了白宮後,高弦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以色列那邊都要因為軍火不足而滅國了,米國這邊的軍火運輸,還拖拖拉拉地沒有啟動軍方參與。

簡而言之,主要原因就是白宮高層內鬥。

有必要指出一點,目前,米國總統尼克鬆已經被“水門事件”折磨得精力不濟,進而把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爛攤子,全部交給了基新格負責。

而米國國家安全助理基新格,此時已經多了一個新的職務——從今年九月二十二日開始,擔任米國國務卿。

如此一來,出生於德國的基新格,在仕途上坐上了,米國移民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

在為以色列運輸軍火這件事上,為了爭取日後的正治籌碼,以及該由誰負責等正治責任與功勞,基新格與米國國防部長詹姆斯·史勒辛吉展開了拉鋸戰。

即使以色列火急火燎地發出多次緊急請求,基新格與詹姆斯·史勒辛吉的立場仍然非常堅定,彼此毫不相讓,僵持的局麵始終無法打開。

這個時候,隻有米國總統能出來當仲裁者,可尼克鬆忙於應付“水門事件”所產生的各方正治和輿論壓力,根本顧不上適時介入,解開這些衝突。

搞明白怎麼回事的高弦,好一陣無語,這可真是米國的正治特色啊,要是以色列真的玩完,阿拉伯世界誠心如意了,那全球石油危機還能爆發了麼?

一直等到十月十四日,焦頭爛額的米國總統尼克鬆,才稍微緩過勁來,連忙製止住白宮的內鬥,命令米國空軍,“把所有能飛的玩意,都飛到以色列!”。

這場終於展開的援助,被稱為五分錢救援行動。

不過,米國軍方展開對以色列的救援,並不意味著一蹴而就,這裡麵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

首當其衝者就是,米國空軍所有現役的運輸機都沒有空中加油設備,必須借助中途降落加油與更換組員的機場,否則將無法擔任通過空中給以色列運輸補給的任務,而經由海上運輸的提議,又無法讓以色列接受。

諷刺的是,因為政治上害怕阿拉伯國家抵製,米國在歐洲的盟國,都拒絕讓這些運輸飛機中途降落加油,甚至拒絕讓這些運輸飛機飛過他們的領空。

最後,隻有葡萄牙鬆了口,願意協助,從而使得葡萄牙的拉日什機場,成為整個運輸行動的基地。

不得不說,米國的援助真給力。

比如,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當中大展神威的以色列空軍,在這次戰爭當中,被痛定思痛的阿拉伯聯軍,有針對性地部署的地對空導彈,所擊落或擊傷,可謂損失慘重。

因此,以色列當即向米國買下三十六架F-4幽靈戰鬥機。

結果,這些本來隸屬美軍的戰鬥機,在塗掉美軍標誌,換上以色列空軍的標誌後,直接由美軍飛行員駕駛著飛往以色列,並馬上投入戰場。

有了如此給力的援助,以色列的戰鬥力開始真正展現出來,一步步扳回了戰場上的劣勢,給接下來的正治和談,提供了可能。

當然了,阿拉伯各國眼見著本來到手的戰場優勢,一步步地喪失掉,對米國就彆提有多恨之入骨了,於是準備動用石油禁運的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