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9章 以高弦命名的香江第一個工業邨(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589 字 3個月前

迎著港督麥理浩滿是期待的目光,高弦非常痛快地表態,“既然督憲都有心促成香江第一個工業邨儘快投入使用,那我當然願意錦上添花了。正府要是信任的話,把整個項目都包給我也沒有任何問題,所需資金我出了,就像海底隧道項目那樣。”

“你的意思是,采取BOT模式?那期限是多少年呢?”港督麥理浩試探道:“大衛,你要明白,海底隧道的盈利非常明確,而工業邨……”

“和海底隧道一樣,三十年即可。”高弦慷慨地笑道:“督憲,我一直有為香江做實事的心願,這個工業邨正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這番話,高弦說得極其誠懇,原因倒不是為了拍港督麥理浩的馬屁,而是他一直都想搞一塊任由自己發揮的試驗田。相比之下,付出的成本屬於其次考慮的因素。

港督麥理浩見高弦動真格的,頓時心花怒放道:“大衛無愧於香江十大傑出青年,著名的香江企業家。這樣,我提議,用你的名字,命名香江的一個工業邨,以彰顯你的貢獻。”

“這樣合適嗎?”高弦虛情假意地推辭道。

生怕高弦反悔的港督麥理浩,連忙說道:“當然合適!而且,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你忘了麼,港島南部的壽臣山,不就是因為周壽臣爵士對香江的貢獻而得名的?”

“那就多謝督憲成全了!”高弦這才真心實意地接受下來。

說句心裡話,高弦挺高興,香江的第一個工業邨能被稱為“高弦工業邨”。

一個人的真正成就,在於他能留下來什麼光輝的印跡。

香江的不少街道、學校、圖書館、醫院,都是以人名命名,可謂司空見慣,社會接受度很高,但香江第一個工業邨的“第一”,還是相當稀罕的。

各取所需的雙方一拍即合後,港督麥理浩又說道:“既然高弦工業邨采取BOT模式,那工作效率肯定更高一些,我希望,今年第三季度就可以動工,以保障香江的雞的屁增長。”

高弦心領神會地答應,“我回去後,馬上就安排資金,組建團隊,和正府接洽;等結婚後,我會儘快回香江親自主抓。”

感覺高弦這邊不會出紕漏後,港督麥理浩才心滿意足地放下這個話題。

高弦回去後,立刻吩咐葉黎成,“香江第一個工業邨這個項目,我們接下了;馬上組建一個團隊,去和正府詳談具體內容;高益財務安排五千萬港元啟動資金,和恒盛銀行一起控製項目的財務往來;問問霍氏,有榮公司能接下多大的工程量,多多益善……”

葉黎成瞅空問了一句,“香江第一個工業邨的名字,定下來沒有?”

高弦輕飄飄地回了一句,“總督說了,這個工業邨就叫高弦工業邨。”

葉黎成眨巴了一下眼睛,心裡琢磨,“就衝著這個名字,便不能怠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