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3章 惡意收購興起(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485 字 3個月前

一九七零年代世界經濟秩序巨變,有很多具體的顯現,比如這兩年明顯增多的惡意收購。

何謂惡意收購?說白了就是撕下往常溫情脈脈的麵紗,鼓足了勁地明搶啊,目標公司董事會反抗得越激烈,場麵就越精彩。

其實,高弦自己也乾過惡意收購,比如引發數場大戰的收購牛奶公司過程,當時的牛奶公司董事會主席周希年,壓根就不想交出控製權,最後還是被硬生生地攆走了。

不過,將高弦、周希年、怡和卷入進來的牛奶公司收購戰,雖然在香江範圍內,稱得上精彩,但擴展到全球範圍內,就有點不夠看了。

首先,前些年香江證券行業製度非常不健全,說是漏洞百出也不為過,進而出現了各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光是被爭奪的牛奶公司都不停牌,任憑股價打著滾地往上漲,便足以讓米國這邊的同行笑掉大牙了。

其次,牛奶公司收購戰的規模,雖然在香江範圍內足夠吹噓一番的了,但和米國這邊的惡意收購比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

再者,米國這邊發起惡意收購的操盤者,都是諸如摩根士丹利、高盛之類的大玩家,香江的同行隻能算是小弟。

在這股洶湧而來的惡意收購潮流裡,最出風頭者當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前者充當惡意收購發起者的打手,美其名曰“黑衣騎士”,後者對應地成為“白武士”,幫助惡意收購目標抵抗惡意收購。

至於高盛反惡意收購的手段,談不上如何高深莫測,主要是幫助被惡意收購的目標公司拉來一個報價更高的第三方公司,從而保護惡意收購目標公司股東的利益,如果對方的出價達不到滿意程度,那就真的隻能死磕到底,直到一方投降了

顯而易見,僅就惡意收購而言,摩根士丹利賺到了錢,而高盛的風評肯定會好一些,無論是偽善,還是為了賺錢,好說也好聽。

實話實說,在這種資本遊戲裡,高弦得不到主角的戲份,道理明擺著,能卷入惡意收購戰的公司,幾乎都不是小門小戶,人家高傲和自信著呢,連高盛這樣的華爾街坐地戶,想去當好人,也要耐心地幾次三番拜訪。

不過呢,高弦當不了主角,也可以當配角。

惡意收購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惡意收購目標的股價大幅度上漲,隻要瞅準機會,提前買入,便會穩賺不賠。

更進一步來講,按照米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交易的股份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必須進行報備,而在這條杠之下,高弦可以做到悶聲發大財。

在前年,也就是一九七四年發生的,以世界最大電池製造商電儲電池公司為目標的惡意收購戰裡,摩根士丹利被逼得提高報價,從原來的二十美元,漲到了四十億美元,高弦實實惠惠地賺上一筆的同時,也揣摩出了一些相關心得。

在這個基礎上,高弦推測,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一家石油公司,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場惡意收購的目標。

這次,高弦想玩得大一些,怎麼也要超過百分之五這道杠,進而引起外人注意才行。

其中原因簡單粗暴,贏得尊重離不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