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5章 一九七七年北望神州(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872 字 3個月前

因為預見到香江股市將會迎來一個政策導致的低潮,所以高弦特意把展培忠叫到麵前,做了一個提醒,“正府即將把印花稅從百分之四提高到百分之八,還會補征利得稅,你手頭上的交易。自己酌情,儘快做個處理吧。”

提前得到這個內幕消息後,展培忠的臉不由自主地哭喪起來,“股市行情剛好了一些,怎麼正府就要打壓?”

“糾結這個,沒有意義!”高弦擺了擺手,“等正府看到實際影響後,才會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這段時間裡,你要是無事可做的話,我給你一個出去考察的機會,長長見識,股市裡的門道多著呢,香江這邊的把戲都是從外麵學的。”

展培忠點了點頭,“有勞高爵士為我操心了。”

……

正如高弦對石嶽強所說的那樣,他的生意多得很,沒全壓在香江股市上,港府想進行嚴格管製,那就儘管動手唄,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自己又不會挨罵。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高弦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實業上,比如銅鑼灣的地產項目建設,高弦工業邨的開發等。

隨著香江紡織業在國際市場遇到越來越大的壓力,香江經濟的未來還是要走多元化之路,而高弦看好電子業,高弦工業邨的開發,也正朝著他所期待的方向前進。

其實,高弦工業邨的格局還是小了,高弦的目光已經望向了羅湖口岸以北的地方。

……

港府那邊,很快財政司宣布,自聖誕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即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起,對證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稅,從原來的百分之四,提高到百分之八,並推出一係列補征證券交易利得稅的細則,當即一石激起千層浪。

事實上,相關的小道消息此前已經有所流傳,但好多人不願意相信,如今,靴子終於落地了,香江股市投機氛圍頓時一掃而空,交易量大幅度下跌,政策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對於這樣一個熱點,《信報》主編林行智一直想找高弦做個采訪,但高弦的工作日程非常緊密,一直等到一九七七年的元旦短暫休息,才在普樂道十號的高宅裡,安排了個間隙,滿足對方的采訪要求。

其實,林行智如此孜孜不倦,無非就是想從高弦這裡得到一個權威的觀點,好為接下來的《信報》評論打下堅實的基礎,免得報道出現偏差,被現實啪啪打臉,壞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業界口碑。

雖然計算機技術還沒有引入到證券交易環節,進行電子對盤,但在數據檢索方麵,已經被大範圍采用,而經過高弦的大力推動,香江這邊並沒有落後世界潮流。

因此,一九七六年剛剛過去,高弦手上便掌握了一些大概的香江證券業數據,比如成交量,雖然還不十分精確,需要校正,但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了。

麵對林行智的提問,高弦給出的答案是,“一九七七年的香江股市,會在成交量方麵表現得非常冷清。”

“在才過去的一九七六年,香江股市成就量超過了一百三十億元,雖然遠遠不及上一個牛市將近五百億元的最高年成交量,但也大幅度超過了一九七五年一百億元出頭的年成交量。”

“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預兆,不過,恐怕今年香江股市的成交量,會被腰斬了。”

林行智認真地追問道:“高爵士的預測是,今年香江股市的成交量,會極有可能跌落到僅有六十多億元?”

高弦聳了聳肩,“這隻是我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