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7章 最佳陪襯(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282 字 3個月前

怡和落得這般田地,未嘗不是英國衰落的一種折射,不儘快從“日不落”殖民帝國的思維裡跳出來,失敗在所難免。

可以說,《亞洲華爾街日報》才是真的不在乎怡和的感受,怡和連丟置地和九龍倉,心裡正滴血呢,《亞洲華爾街日報》還一刀刀地捅過去,相比之下,香江的本土媒體,在火候上就差了一些。

《亞洲華爾街日報》的發行範圍除了香江之外,還包括星加坡、馬來亞的吉隆坡、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泰國的曼穀、菲律賓的馬尼拉、一本的東京、韓國的漢城,以及印度的孟買和新德裡等。

於是乎,高興實業收購香江置地作為一個經典商業案例,迅速進入這些地區商界精英的視野,甚至米國那邊的《華爾街日報》,也轉載了《亞洲華爾街日報》的係列報道。

不難想象,做為成功者的陪襯,尤其主角還是企業曆史才將近十年的高氏一係,經曆了一百四十多年風風雨雨的怡和,簡直丟儘了臉,如果商界也有類似奧斯卡金像獎那樣的獎項,怡和還能領一個最佳配角獎,聊以安慰,可惜沒有如果啊。

見《信報》、《亞洲華爾街日報》這一香江本土、一外來和尚,都找到了報道的爽點,賺了個名利雙收,香江其它媒體都坐不住了,也不知道誰,率先翻出了“民族英雄”的爽點,接著應者雲集,進而讓高弦頭上一下子多了頂帽子。

高弦本來是不怎麼理會媒體如何報道自己收購置地一事,可見到這個風向後,他就難免煩惱了。

在如今這個功利社會,“民族英雄”的光環可不是隨便帶的,“老劇本”裡幾十年後那家在米帝強壓下仍然屹立不倒的高科技企業,都沒有敢接下熱火朝天的互聯網自媒體,送上的這頂桂冠。

說白了,一個人成了民族英雄,就會被外界拿著聖人標準去衡量,必須方方麵麵都完美無瑕,放個屁都是罪過,可凡人怎麼可能沒瑕疵,江湖的水又那麼深,等風頭一過,不用外人開刀,有利益競爭關係的自己人就先動手了。

另外,在香江這個殖民地,民族英雄這頂帽子,就是媒體為了博眼球,想起來便用用的噱頭罷了。

高弦要是真被牢牢地貼上了民族英雄的標簽,那他的“高爵士”頭銜就是一個可供攻擊的靶子,更不用惦記著去彆的地方大展拳腳了。

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的高弦,不等輿論進一步發酵,便分彆找了林行智、金大俠,以及易明和,拜托《信報》、《明報》、BTV,幫著給這一波民族英雄炒作降降溫。

這三家傳媒和高弦關係匪淺,自然真心實意地動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高弦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香江各家媒體都忙得不亦樂乎,唯獨佳藝電視蔫得要死,甚至還有一個試探送到高弦麵前,高爵士是否願意收購麵臨倒閉的佳藝電視?

正心煩很多香江媒體給自己幫倒忙的高弦,當即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我看起來,很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