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7章 向華爾街中心邁進一步(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6725 字 3個月前

鮑勃·鮑德溫所強調的摩根士丹利的“傳統”,指的是摩根士丹利的經營模式。

具體地拿這次ib向公眾領域發行債券做例子就是,摩根士丹利從ib那裡得到獨家承銷權,然後以批發商的做派,召集幾百個證券商和經紀,坐到一起,按照各自的銷售能力,一分了事。

就是這麼簡單,上百萬美元的傭金,輕輕鬆鬆地落入摩根士丹利的口袋裡,這也是摩根士丹利被稱為投資銀行界貴族的一個原因。

長期以來,在摩根士丹利眼裡,奔波於一線推銷債券是個粗活兒,他這樣的投資銀行界貴族,自然不屑為之。

當然了,摩根士丹利這種經營模式自有其底氣所在,摩根這塊金字招牌就值這個價,而且,並非隨便什麼債券都能貼上摩根的標簽,摩根士丹利還是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會進行認真評估和篩選。

可現在時代不同了,金融服務不再像以前那樣神秘又高不可攀,進而大企業們更願意直接跟,像所羅門兄弟公司這樣衝到銷售一線的承銷商打交道,ib就是一個例子。

摩根士丹利的失誤之處在於,和ib的關係很糟糕,根本不了解ib的最新動態,以至於對ib收購環宇電腦公司和發行債券,後知後覺。

此時,對於ib發行債券,摩根士丹利隻有兩個選擇:接受ib的條件,以聯合承銷商身份,和所羅門兄弟公司、高益一起參與到債券發行當中,或者以拒絕為要挾,迫使ib把獨家承銷權交給摩根士丹利。

前一種選擇將會使摩根士丹利前所未有地丟掉投資銀行界貴族的顏麵,更為重要的是,舊有經營模式一旦打破慣例,那摩根士丹利的其他客戶,極有可能有樣學樣地追隨ib的腳步。

事實上,進入一九七零年代後,摩根士丹利一直都在遭受挑戰。

比如,客戶方麵,從一九四六年開始成為摩根士丹利忠實客戶的澳大利亞,轉投摩根士丹利的死對頭——德意誌銀行的懷抱。

再如,企業客戶方麵,像德士古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這些原本位列摩根士丹利頂級客戶名單上的國際能源巨頭們,開始繞開摩根士丹利,直接向機構投資者發行債券;埃克森公司更是在發行債券時搞了個“荷蘭式招標”,鼓勵投資銀行之間進行競爭。

這種玩法的名頭最讓大眾熟知的一次,應該是“老劇本”裡!裡互聯網時代巨頭穀歌的io,其目的就是避免投資銀行多拿好處。

但這些都不如現在ib要求摩根士丹利聯合承銷債券來的衝擊大,頗有一種“奴隸”造反,打碎摩根士丹利黃金枷鎖的意味。

鮑勃·鮑德溫維護“傳統”的強硬立場,很快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讚同,決不能慣著ib的臭毛病。

你們現在深陷反壟斷調查的漩渦,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和米國電話電報公司一樣,被拆解的可能極大,在這個時候發行債券,怎麼能缺少摩根士丹利的金字招牌?可要想得到摩根士丹利的支持,那就隻能像以前那樣,給摩根士丹利獨家承銷權。

負責維護摩根士丹利和ib關係的鮑勃·格林希爾,自然是和ib交涉的不二人選,也算是給他一個彌補紕漏的機會。

結果,鮑勃·格林希爾去得快,回得也快,“ib態度強硬地拒絕了我們獨家承銷的主張,並決定由所羅門兄弟、高盛、高益牽頭這次債券的發行。”

鮑勃·鮑德溫聽得目瞪口呆,“ib做決定的速度這麼快?”

鮑勃·格林希爾聳了聳肩,為了儘量甩掉疏於維護摩根士丹利和ib關係的責任,他補充道:“為了應對劇烈的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現在的企業財務主管們,都對競爭方案情有獨鐘,ib認為自己順應了這個潮流。”

緩過神來了的鮑勃·鮑德溫,意識到摩根士丹利奉行多年的獨家承銷策略,可能真要壽終正寢了,不由得大為沮喪,順口問道:“ib選擇所羅門兄弟和高盛聯合發行債券,我可以理解,但高益又是什麼路數?”

鮑勃·格林希爾鬱悶地回答道:“這是來自亞洲香江的一家投資銀行,眼光相當刁鑽,押對了不少我們撮合的收購和兼並交易所涉及到的上市公司股票,沒少賺差價。這次ib收購的環宇電腦公司,就是高益投資的,估計這項收購的過程,高益沒少從中發揮能量。”

鮑勃·鮑德溫這位平日裡高高在上的摩根士丹利一哥,終於記起了曾經對高益的些許印象,皺眉道:“如此說來,高益是一個很善於投機的角色了,難道就沒有把柄落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手裡?”

“單從操作手法上來看,高益還真是滴水不露,最多也就是到證券交易委員會那裡做個說明而已。”鮑勃·格林希爾聽出了鮑勃·鮑德溫話裡想拿高益這個外來戶殺雞駭猴的!的意思,他巴不得對方轉移注意力,好讓ib“背叛”摩根士丹利的風波儘快翻篇,於是又想了想,沉吟道:“ib個人電腦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蘋果電腦公司,應該有io的打算。”

如果放到平時,小小的蘋果電腦公司,肯定看不進鮑勃·鮑德溫的眼裡,不過這時候,他卻大感興趣,“那就收集一下蘋果電腦公司的資料,對了,還有關於高益和大衛高的更詳細資料。”

……

ib和摩根士丹利分道揚鑣,對華爾街震動很大。在高益和所羅門兄弟、高盛的碰頭會議上,高弦便沒少聽到幸災樂禍的言語。

還有更八卦的小道消息,說是摩根士丹利忽然采購了一批日立計算器,放到辦公室內使用,這在以前絕對不會發生。

高弦可沒精力浪費在這些談資上,目前他的第一要務是乾淨漂亮地完成發行ib債券這筆業務。

ib這次麵向公眾領域發行債券的規模為十五億美元,創下了該領域的記錄,而高益均分到了三分之一的發行份額,也就代表了,高益至少在這筆業務上,和所羅門兄弟、高盛,平起平坐了。

這裡麵的最大意義在於,高弦的·高益,向華爾街中心邁進一步了。

換而言之,這筆業務做成範本,接下來高益就有了資本,像摩根士丹利等等投資銀行那樣,去接觸、大企業的融資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