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7章 站得遠遠的,看你們倒黴(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5453 字 3個月前

在飯局上,一個有趣的現象,讓高弦啼笑皆非。

那就是,有不少人旁敲側擊地討論,趁著現在香江地產業處於低穀期,抄底買幾塊地皮,捂在手裡,等行情轉好了,大大地賺上一筆,怎麼樣?

說起來,這些香江貿易發展局理事會的成員們,都屬於自己那個領域的翹楚人物,什麼眼界、見識,等等做生意的素質,肯定不缺。

而現在香江地產業裡那些紅得發紫的華資大亨,都是抓住了一九六零年代下半段蕭條期,人舍我取的機會,低價囤積了可觀的地皮,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種成功經驗,已經算不上秘密了,似乎能作為可借鑒的商業寶典,複製一番。

隻是,誰都不傻,這裡麵的風險,還是不容忽視的。

不是什麼地皮都值錢的,工業用地、商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新界、九龍,還是港島?港府在該區域最可能的未來規劃,拿地成本,分期支付還是一次性支付,資金占用時間……等等製約因素,用隔行如隔山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高弦就知道“老劇本”裡兩個最知名的例子,星島報業的胡仙、嘉禾的鄒文懷,分彆從自己最擅長的媒體、電影領域,跨行進入最熱門的地產業,結果一時風光,最終成了行情變化莫測的“花肥”和“炮灰”。

“我覺得,無論是否合作,如果拿地所擠占的資源,在至少三年內,不會影響到主業,就可以嘗試運作一下;否則的話,還是求穩為先。”不能不參與討論,否則就不合群的高弦,給出了最真誠的建議。

“三年?這時間也太長了吧……莫非高爵士不看好,下半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的前景?”這就是旁敲側擊的麻煩了,總是能不經意間扯到其它各種問題。

高弦笑了笑,“正治因素的影響當然非常重要,但我認為,壓力來源於經濟本身,現在地產業和股市雙雙萎靡不振,一旦出現誘發因素,與兩者關係密切的銀行業,很難獨善其身。”

說到這裡,高弦索性順水推舟地造勢道:“這段時間,我很關注國際和香江的金融形勢,於是請了一些專家,到香江大學舉辦幾次研討會,各位感興趣的話,可以過去參與一下,應該有助於了解更多的信息。”

眾人當然要捧場了,紛紛點頭應允。

正說著,助理過來低聲彙報,惠豐銀行大班沈弼有點等不及了,想要主動登門拜訪。

高弦眼裡閃過一絲嘲弄之色,他每次在外麵考察完,回到香江後,肯定都要去沈弼那裡聊聊,聯絡感情談不上,主要是為了交流情報,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會麵的優先級上,港督尤德肯定排在前麵了,結果沈弼失去了坐等高弦主動登門的耐心,想要自己主動登門了。

這說明了什麼?

至少,沈弼感覺了一絲危機,否則的話,一向喜歡裝腔作勢、高高在上的他,不至於打破慣例。

“行,既然沈弼等不及了,那就在新華人行的辦公室接待他。”高弦玩味地吩咐道。

……

沒等飯局結束,高弦便離開了。在汽車駛往新華人行的途中,他隨手“摸”出一塊腕表,仔細端詳著。

這塊表是前段時間高弦淘到的,經過鑒定確屬從歐洲王室流落出來的奢侈品,有點年頭了,但絕不陳舊,寶石表盤透著一種高貴品質,甚至還帶著曆史底蘊。

人總有個愛好,玩弄權術,貪財好色,附庸風雅……不一而足,沈弼也不例外,他是一位“表叔”,酷愛名表,甚至還為自己收集到的名表造冊,本質上和“老劇本”裡互聯網時代盛行的“拍照留念”癖好,沒什麼不同。

高弦準備的這塊腕表,等見到沈弼後,便會送給對方,表麵上是習以為常的交往禮儀,實際上則是試探這個時候的惠豐,“**”程度怎麼樣了。

沈弼出現的速度,比高弦預料的還要快幾分。

“我忙於拜見督憲,以及召開貿易發展局會議,原本計劃明天去拜會沈弼爵士,沒想到您先來了。”高弦滿麵熱情地寒暄著。

“高爵士錯過了督憲的就職儀式,自然要第一時間拜見。”沈弼點了點頭,拿捏著故作輕鬆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麼要緊事,就是辦公室離得不遠,又多日未見高爵士,便過來看看。”

“信你才怪,連夜趕過來,害得我都不能去享受溫柔鄉了。”腹誹不已的高弦,借著寒暄,隨手把那塊腕表,遞了過去,“這次出去,湊巧淘到了一個小玩意,正好送給沈弼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