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1章 金融大爆炸,英國全麵放開市場(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408 字 3個月前

舉個體育界的一個例子,應該更有助於理解什麼意思。

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上,自從一九三六年英國網球選手弗雷德·佩裡奪冠後,至少到現在,再無英國網球選手獲獎。

作為東道主,英國隻要自己不覺得尷尬,那就不尷尬了。

這個現象套用到金融大改革推出後的倫敦金融市場,英國覺得好,那就好了。

就像“老劇本”裡的一九九二年“黑色星期三”,索羅斯狙擊歐洲彙率機製下的英鎊,英國慘敗,英國人自己都無動於衷,外人何必鹹吃蘿卜淡操心。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大改革的推出,給置地在倫敦的房地產業注入了強心針。

時至今日,倫敦金融城已經顯得局促了,在這種古老的地方搞拆遷堪稱不可能,尤其金融大改革推出後,可預見地倫敦金融業繁榮,所帶來的對高端寫字樓的需求,也不是那點地皮能滿足的,所以,倫敦金融區必須擴大,而一個主要方向就是金絲雀碼頭。

置地在金絲雀碼頭,以及荒廢後又重新規劃開發的港口區,競拍到了一些位置不錯的地皮,隻要開發出來,就是穩定長久的可觀財源。

因為高興集團在舉辦世博會的溫哥華開發地產大獲成功,追隨而去的香江財團也跟著沒少喝湯,以至於開始有香江財團也來倫敦跟風了。

倫敦的城市麵積、局麵複雜,可不是溫哥華能比的,進而賺錢難度也高低立判,所有高弦沒有撮合的熱情,免得最後賠了,惹了一身騷。

不過,名聲在外的光芒,不是自己想掩蓋就能藏起來的。

正在欣賞著置地在金絲雀碼頭所拿下地皮的開發成果的高爵士,接到了科威特投資局的拜訪請求。

科威特投資局主要負責管理科威特的石油收益,總部就設在倫敦,光衝著大家都來自亞洲,也要熱情款待,何況,高爵士在中東也沒少積攢人脈。

科威特投資局負責人法赫德很快道明來意,高益在倫敦的交易能力讓他佩服,所以想尋求秘密合作,大量買入已經私有化的英國石油公司的股票,最終目的就是控製英國石油公司。

高益瞥了一眼前幾天問自己“外國財團被允許購買百分之百英國上市公司股份,在實際實施當中,真的可以貫徹到底嗎”的約翰·克雷文,心中浮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科威特人有點天真啊。”

不過,高弦嘴頭上可沒有任何不看好的言語,反正是科威特投資局想要收購英國石油公司,無論成功與否,都不耽誤賺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