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9章 不著痕跡地占彙豐的路(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745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資本狂人最新章節!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高科技領域的喬布斯、蓋茨,應該算得上最廣為熟知的例子。成為億萬富翁本身就夠困難的了,而他們還能造就一段傳奇,性格裡要是沒有那種執著,可辦不到,早就在財富的路上沉迷進享樂不能自拔了。

經過高弦的細心觀察,桑福德·威爾也屬於這類狠人,無愧“老劇本”裡幾經沉浮後,還能搞出新花旗銀行的華爾街傳奇人物。

現在,桑福德·威爾準備重頭再來,高弦便打算順便讓他幫自己站一下彆人的路。

為此,高益特意舉辦了一個小型私人聚會,以便把一些人脈撮合到一起,比如米國副總統老布殊的三兒子尼爾·布殊。

就在不久之前,尼爾·布殊還在丹佛西爾瓦多儲蓄和貸款銀行擔任董事,但因為惹上了大麻煩,幸好被高弦暗中出手幫忙,從那個泥潭拉裡了出來。

這個麻煩大得連老布殊都有點焦頭爛額,前因後果還是有必要簡單理一下,因為這個大背景用得上。

丹佛西爾瓦多儲蓄和貸款銀行屬於一種專門的儲蓄和貸款銀行類型,也被稱為互助儲蓄銀行,起源於大蕭條發生的一九三零年代,根據一九三二年通過的《聯邦住房貸款銀行法》,目的是為了幫助那些遊離在華爾街之外的全美各地中小型銀行,向社會提供長期的當房地產抵押貸款。

不難理解,儲蓄和貸款銀行這套機製,就是為了穩住被大蕭條空前緊急危機逼得要走投無路的社會大眾,所以被管製得相當嚴格,儲蓄和貸款銀行經營非常保守穩健,概括起來就是所謂的“三六三模式”,即儲蓄和貸款銀行向儲戶支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向房貸借貸者收起百分之六的利息,每個工作日的下午三年下班。

這種清心寡欲的經營方式,到了一九七零年代末、一九八零年代初,搞不下去了,因為通貨膨脹等等的原因,儲蓄和貸款銀行向儲戶支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已經沒什麼吸引力了,為了保住儲蓄和貸款銀行的存款,當時的卡特總統在一九八零年三月通過了一個不完善的法案,準許儲蓄和貸款銀行提高存款利息。

於是乎,全美各地幾百家儲蓄和貸款銀行,為了爭奪儲戶,不斷提高存款利息,最高的時候達到了百分之十八。

為什麼說卡特總統的這個法案不完善呢,因為儲蓄和貸款銀行們比以前支付了更高的利息,但儲蓄和貸款銀行們之前已經放出的大批貸款,還是收取百分之六的利息,而儲蓄和貸款銀行們的收益方式,還被嚴格監管著,隻能涉足住房貸款,以至於收支不平衡的問題迅速出現,而且越來越嚴重。

於是乎,列根總統在一九八二年,針對這個問題,又出台了一個法案,幾乎解除了對儲蓄和貸款銀行們的管製,準許其進入比住房貸款收益更高的領域。

用屁股想想都能猜到,以資本的德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鬆了綁的儲蓄和貸款銀行們,撒歡地衝向任何可以獲取更高收益的領域,比如垃圾債券,甚至種牛的那啥庫。

在高弦看來,這裡麵沒準有華爾街的謀劃,讓這些分散在全美各州、數量眾多、屬於地區性質的儲蓄和貸款銀行們,在瘋狂當中滅亡,好讓華爾街的國際銀行們,分到更大的儲蓄蛋糕。

在這個情況下,尼爾·布殊供職的丹佛西爾瓦多儲蓄和貸款銀行,便是一個激進放貸的典型,而尼爾·布殊畢竟年輕,不知不覺地就和數筆質量堪憂的貸款,扯上了責任關係,甚至在調查之外的民事訴訟都要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