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高氏財政哲學(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390 字 3個月前

第二,香江即時支付結算係統正因為關乎整個香江銀行業,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怎麼也要花費三年兩載的時間,屬於香江金融管理局成立起來後的重點工作,沒必要急在一時,穩步推進即可。而在高弦眼裡,蹦得歡正好還可以多消耗各家銀行的注意力,方便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升格為香江金融管理局。

必須指出一點,改革現有香江銀行業結算係統,打造香江即時支付結算係統,隻是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升格為香江金融管理局過程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已,進而香江銀行業內部的博弈,隻是這場動蕩的冰山一角而已。

比如呈現在普羅大眾前,還有一場關於自由市場的大辯論。

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外彙基金票據結算係統和流動資金調節機製,隻要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升格為香江金融管理局,外彙基金票據結算係統肯定是香江即時支付結算係統的重要部分,而流動資金調節機製對銀行的影響力也必將極大地增強。

說白了,香江金融管理局對香江金融業的監管權力,是空前的。

要知道,在一九六零年代港府財政司郭伯偉那個任期,“自由放任”政策被大張旗鼓地提出,被一場又一場越來越嚴重的銀行業危機、股災折騰後,財政司夏鼎基做為郭伯偉的繼任者,小心翼翼地搞了一個修正,提出了“積極不乾預主義”,並一直往下延續到夏鼎基的繼任者彭勵治和現在的財政司翟克誠。

現在,高爵士要以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為支點,打破這一傳統嗎?

不要小瞧了這種爭辯,道統之爭有時候可以殺人於無形的,尤其層次高到了一定級彆。

其實,在明眼人看來,所謂的“積極不乾預主義”,也就是一個口號而已,因為事實就在那裡明擺著,在一九八二年連番股災、地產業崩潰、銀行業危機、港元危機的衝擊下,還鼓吹“自由放任”,香江早就玩完了。

隻不過,就像大家都聽說過的正治正確潛規則一樣,明麵上這話不能說,正所謂做得說不得,尤其像高爵士這樣位高權重的位置,而且還屬於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升格為香江金融管理局的主攻一方。

但高弦毫不含糊,為了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升格為香江金融管理局,他通過btv再次出鏡,打造了一個旨在為普羅大眾答疑解惑的談話節目,甚至還答應出席接下來的,正好十五周年的香江小姐決賽。

借助這個大眾傳媒渠道,高爵士不動聲色地用白話反擊,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個抱殘守缺,都在與時俱進,就像英國的福利主義,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香江現在的金融發展,應該加上一些不能缺少的前提,比如進取應該保持長遠穩定,如果被巨大波動摧毀了,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再如公平,像按揭購房、工傷保險這些問題,如果也視而不見,那香江國際金融中心隻是為了服務於外來財團,和本地人士沒關係嗎?

……

雖然高爵士沒有明著反對“自由放任”政策,但他的一些原則還是明確擺出來了,立刻被支持者們總結為高氏財政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