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攤牌了,銀監保監證監,我都要!(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644 字 3個月前

戴維斯思索著回答,“從金管局的角度來講,自然新的證監會才是根本,理應首先把它拿下。”

“跟我想到了一起去。”霍禮義點了點頭,“我們這樣分工,現在倫敦那邊還是工作時間,你趕緊和那邊溝通;我呢,去聯絡包括正府官員在內的本地支持勢力。”

……

轉過天來,經過連夜運轉的香江各家媒體,把高弦報告橫空出世,放到了頭版頭條的位置,一下子搶了香江聯合交易所被奪權、出局的香江股壇教父李福照麵臨牢獄之災的熱點。

但凡熟悉進入一九八零年代後的香江金融秩序演化進程的精英,一下子便從又一份高弦報告裡,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尤其,各家媒體的解讀,都注意到了高爵士的一個態度,那就是,香江國際金融中心固然擁有獨特的優勢,但終歸體量有限,國際化程度越高,這個先天不足的短板越明顯。

比如,一本證券業,光是一個野村證券,資本額就到了兩百億美元;米國那邊的華爾街國際巨頭,更是能量巨大。

而像黑色星期一股災中,恒生指數期貨市場大約兩千億港元的違約風險,曾經造成了多大的壓力?

所以,香江金融唯有打造多維立體的監管體係,才能既充滿活力地發展,又能有效管控風險。

什麼叫多維立體?

已經很明顯了,香江金融管理局想把證券業監管權也拿過來嘛。

高爵士既然向媒體界發布了這份報告,肯定預料到了能被解讀出這層意思,換而言之,香江金融管理局相當於已經開口了!

這下可有得八卦了。

因為香江證券業檢討委員會並沒有香江金融管理局的參與,按理來說,香江金融管理局救市卓有成效,憑借這份功勞,完全有資格進入香江證券業檢討委員會,至少做個參謀啊,莫非這裡麵有什麼貓膩?

上午,香江證券業檢討委員會主席戴維斯便被媒體記者堵到,被追問如何看待香江金融管理局想要納入證券業監管這件事?

戴維斯一臉嚴肅地回答,“首先,金管局總裁高爵士沒有公開表明這個態度,你們都是猜測;其次,如果金管局確實有這個意思,未免把自己當成全能選手了。”

下午,香江金融管理局的發言人便回應了戴維斯的言論,“金管局在工作上向來慎重,積極向國際同行學習成功經驗,比如,東南亞的星加坡金融管理局。”

這種類似外交辭令的回答,媒體當然能夠正確解讀出來,星加坡金融管理局就是集銀行監管、保險監管、證券監管於一身,還全能選手,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故意裝糊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