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各家發行鈔票知多少(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599 字 3個月前

完善出來的新機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都擠到一九九七年,如果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如期而至,就可能是一個漏洞,甚至後門。

現在好了,香江貨幣流通這一塊兒,基本把關係梳理清晰了,等到一九九七年的時候,相信會更加完善,進而又一個環節可以放心了。

記者招待會上的內容堪稱五花八門,比如有人試探,香江金融管理局會不會也發行鈔票?

高爵士的回答是,不能排除這個可能,但現在,言之尚早。

還有人打聽,香江印鈔公司成立後,會不會很快就有新版紙鈔要發行了。

高爵士給出了肯定的答複,隨著香江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斷提高,港元防偽的壓力也明顯增加,就此,在采用更新、更先進的防偽技術方麵,香江金融管理局對香江印鈔公司和發鈔銀行,做出了明確的督促。

舉個例子,我覺得,新出現的塑質鈔票技術就很有前途,雖然塑質鈔票的製造成本是紙質鈔票的兩倍,但有著紙質鈔票難以企及的優點,包括,可以結合許多在紙質鈔票上無法實現的防偽措施;徒手難以撕開,不會因為沾水而受損,也適合香江的潮濕氣候,使用壽命可達紙質鈔票的四倍。

聽高爵士說到這裡,很多資深的財經記者,不由聯想到,有利銀行為“喜遷新居”發行的紀念幣,不就是采用了塑質鈔票技術?難道高爵士要在這個廣告效果上,再疊加上他的獨有強大廣告效應?

高爵士繼續往下說道,另外,發鈔銀行的各版紙幣設計圖桉裡,存在著一些殖民元素,可能是時候做出改變了,這種非技術層麵,是由發鈔銀行酌情處理的。

這個回答,反映出了,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高爵士可不是什麼都抓在手裡的,給你們自由,像惠豐銀行、渣打銀行發行的那些港元上的殖民元素,接下來惠豐銀行、渣打香江銀行要不要去掉,重新設計尊重以華人為主體的香江社會的新版港元,自己看著辦。

反正,有利銀行發行的港元上,所采用的諸如粵劇、飲茶文化等等的中華元素,很受歡迎。

記者們還問了一個數據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在公開渠道早有一個大致的答桉,但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高爵士的回答,還是更有權威方麵的價值,這個問題便是,現階段香江流通貨幣的規模,以及各家發鈔銀行的發鈔規模。

高弦知道這個問題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他信手拈來地正麵回答道,現階段香江流通貨幣的規模接近四百億港元,其中的兩億多港元硬幣,由香江金融管理局發行;鈔票的發行,惠豐銀行貢獻了近半份額,有利銀行的發行規模近四成,渣打銀行的發行規模比較穩定。

這個權威答桉的信息量不可謂不大,香江目前的三家發鈔銀行,想要發行鈔票,就要相當於往香江外彙基金裡放對應規模的美元來做保證金,至於香江金融管理局怎麼調整香江外彙基金裡一攬子聯係國際貨幣的比例,那就是絕密,不管發鈔銀行的事兒了。

所以,香江三家發鈔銀行發行鈔票,絕不是簡單的廣告效應,而是實實在在地向外宣示一種硬實力,一種銀行信用。

硬著頭皮在現場陪著高爵士的惠豐大班浦偉仕,無奈地瞥了一眼有利銀行的一把手陳祖澤,我知道你們追的緊,可也用不著找個記者在這裡顯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