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調劑香江銀行業各家實力(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345 字 3個月前

在香江華資銀行圈子裡,大新銀行似乎不起眼,但以香江這個環境,從一九四七年成立到現在,經營了幾十年,穩紮穩打地沒倒閉,活得好好的,肯定有兩把刷子。

王授業巧妙地抓住這個間隙,是來向高爵士走動關係的,香江金融管理局托管的海外信托銀行,已經恢複到了正規,是否準備出售了?那大新銀行可就動心了。

在前幾年的那一輪香江銀行業危機裡,海外信托銀行危機儼然成了致命的黑洞,因為單論銀行規模,旗下擁有三家持牌銀行、兩家財務公司的海外信托銀行集團,稱得上一係了,一旦轟然倒下,勢必連累整個香江銀行業,於是落了一個最強有力的救助措施,被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托管了,並一直持續到如今的香江金融管理局托管狀態。

這個起死回生的過程是艱難的,好在有高爵士領導的香江金融管理局做後盾,前途是光明的,去年下半年海外信托銀行已經開始扭虧為盈了,兩千萬出頭,而且預計接下來的財政周期會有更好的表現。

反差就是這麼大,海外信托銀行發生危機的時候,是個要爆炸的煤氣罐,人人唯恐避之不及;開始轉虧為盈了,便露出了香餑餑的苗頭,吸引得人們食指大動,尤其來自東南亞、想在香江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建立起基地的華資財團,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而在此種競爭裡,王授業便屬於那類嗅覺靈敏的搶先機高手。

對於這個問題,香江金融管理局的態度很明確,海外信托銀行一係的運營走上正軌後,肯定要出手的,何況這裡麵還有高爵士順便調劑香江銀行業實力分布的考量,但是呢,有限製條件。

比如,價格方麵,香江金融管理局至少要保本,最起碼,幫海外信托銀行應對擠兌危機的資金調動;谘詢、審計、資產管理、法務等等領域的專業人手……都不是搞慈善啊。

再如,收購者得到海外信托銀行後,立刻就“拆骨”,隻留下最優質的資產,以及裁員等等,也是不被允許的,怎麼也要保持一個兩年之類的穩定期限。

不管放到那裡,香江金融管理局的這些條條框框,都是再正常不過,所以不構成障礙,隻取決於想要得到“現成品”的人,覺得值不值了。

“收購確實是一個捷徑,從我這個大管家的角度來講,肯定願意看到香江華資銀行蓬勃發展。”高爵士反問了一句,“海外信托銀行集團的資產規模大約二、三十億,大新確信自己能吃得下?”

王授業沒有正麵回答,“我感覺,以高爵士的妙手回春,您並不急於出售海外信托銀行,畢竟,等海外信托銀行的財務狀況進一步好轉,肯定可以達成一個更滿意的價格,那可否在這個間隙裡,允許大新先收購一家海外信托銀行集團的成員銀行呢?”

高爵士笑了起來,“你是想先收購香江工商銀行,通過合並,讓大新銀行借殼上市?”

“什麼都瞞不過高爵士的眼睛,還請您成全。”王授業向前微微探身,“大新出價不少於五個億,進一步的資產評估,由金管局主導。”

高爵士沉吟道:“王生的態度和角度,都很讓我欣賞啊。”

王授業聞言大喜,成了,這次鑽空子一擊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