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主板之外,香江創業板(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815 字 3個月前

道理明擺著,高弦為了爭奪香江證券業革新的主導權,差點被倫敦麗茲酒店布下的局,搞得社會性死亡,現在可以施展抱負了,當然要做出一些之前香江證券業不具備領域的成績來。

而在付諸實施方麵,高弦的專業性也有目共睹,雖然從商業領袖的身份,變成了中央行長的身份,但手中的摟錢耙子兵器,變得越來越大的同時,從未失手!

這幾年在香江金融管理局旗下的香江發展投資基金,采取令人矚目操作的時候,以及推動香江實現雇員社會保險過程中,高弦常說的一句話,香江外彙基金餘額充足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曆史機遇,助力香江的發展,可謂深入人心了。

說白了,香江金融管理局財大氣粗,高爵士審時度勢運籌帷幄,這就是事半功倍的最強有力後盾。

在交流過程中,和國際金融機構不同,很多決定在香江建立起重要據點的華人財團掌門人,在喜歡香江證券業發展場外交易的機遇之外,還有點貪心不足地對香江交易所內的交易機製念念不忘,畢竟,以對香江交易所為代表的香江證券業監管,會越來越完善,乃大勢所趨。

堪稱對各種江湖現象門清的高弦,能不明白這些大亨們的需求嘛,不就是希望還能進入香江交易所裡掛牌上市,而門檻不要那麼高。

高弦花了那麼大的力氣,拿下了香江證券業改革的主導權,肯定對未來的藍圖有著全盤的考量,隻不過事有輕重緩急,像香江證監會進行頂層設計、完善包括《上市條例》、《收購合並條例》在內的已有法律,起草諸如《內幕交易條例》等等的新條例;香江股市交易通道打通最後一個環節——電子對盤、香江聯合交易所、香江期貨交易所合組成香江交易所,並建立中央結算機製……等等,優先級更高。

於是乎,高爵士很輕鬆地就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香江聯合交易所可以在目前的主板之外,搞一個二板市場,就叫創業板吧,掛牌上市的門檻放低,隻要你們會包裝、能講出動聽的資本故事,肯定能在創業板上大受歡迎。

在“老劇本”裡,香江股市也有創業板,但這個市場成立的時間,未免有點晚了,米國互聯網泡沫眼瞅著就要破裂了,簡直吃翔都沒趕上熱乎的,好處沒撈到,副作用到處都是。

至於現在就推出香江的創業板,會不會在實際操作當中略顯過早地表現出門庭冷落,馬世亨給出了自己的想法,挑一批“仙股”,趕到創業板。

所謂的“仙股”,是就股價而言,上市公司規定自己股票在交易所裡集中交易的基本單位——手,含一百股、兩百股、五百股,甚至一千股,而實際的市場行情裡,交易一手股票才一元的話,那除下來的每股股價就是小數點後麵的價錢了,被歸類為“仙股”。

像前段時間嚴重挑戰了香江證券業權威的百利達僵局,在被香江聯合交易所停牌的時候,百利達的股票就基本淪落為“仙股”。

當前,香江聯合交易所裡的股票有幾百隻,差不多一半可以歸類為“仙股”,而且是個長期現象,讓“仙股”的存在頗具神秘色彩。

在香江交易所成立了上市委員會,扮演起香江證券業監管前沿一線的角色後,“仙股”的管理越發顯得麻煩,尤其在電子對盤這個最後環節被打通,香江交易所的運作全麵實現電子化後,完全可以預見,香江交易所不得不在“仙股”的管理上,額外增加成本。

比如,“仙股”的一大特點,“仙股”的公司玩弄財技,耍得飛起,什麼供股集資、股票分紅等等,一通數學題做完,股票賬戶裡的數量往往就不是一百的整倍數了,對於不能成手交易的“碎股”,就需要人工處理了。

香江交易所裡“仙股”的數量頗為可觀,不難想象馬世亨做為香江交易所的大總管,對這種成本開銷的敏感了,於是趁著推出創業板的機會,“淨化”一下主板,不但可以控製成本,還能讓主板更好看一些。

這個風聲一傳出來,很多“仙股”就鬨起來了,不想離開主板,去什麼創業板,誰知道那個新市場什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