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高深的彙豐擴張方向(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366 字 3個月前

“六百億港元的資金需求量,而且預期現金支付占比很大,有點難度啊,香江惠豐銀行的一百三十多億港元內部儲備,假設可以全部動用,也遠遠不夠。”高弦拿捏得恰如其分。

本來就是這樣嘛,六百億港元是什麼概念?目前香江惠豐銀行在香江交易所的市值一千億港元左右;一九九零至一九九一年度的港府財政收入預期一千一百多億港元。

而且,當浦偉仕提出了上限大約六百億港元,那所謂的“上限”,在實際操作當中,就是極大可能用來突破的,此等邏輯,屬於常識。

這家夥在高總裁麵前,獅子大開口了。

“我們會儘量爭取最佳的組合支付方式,可競爭者的數量雖然大幅度減少,但留下的競爭者的態度更堅決,所以,儘快確定收購計劃可動用資金的上限,有助於製定更有效的博弈策略。”浦偉仕挖空心思地向高弦解釋著,同時極力避免對方誤會自己。

有一說一,浦偉仕有沒有隱藏著怨氣?但凡腦袋清醒,都不會排除這個可能。

如果老惠豐銀行集團卷款跑路的遷冊倫敦計劃得逞,那它收購米特蘭銀行、進行支付的時候,可以有一個籌碼,也就是用轉移到倫敦證券交易所的香江惠豐銀行股票,換米特蘭銀行的股票,在此基礎上,再加上現金、債券之類的其它支付方式,來降低短時間內的巨大現金需求壓力。

結果,在高總裁的鐵腕之下,老惠豐銀行集團卷款跑路的遷冊倫敦計劃失敗了,新惠豐銀行集團雖然注冊在倫敦、總部也設在倫敦,但處在一個特殊的虛弱狀態,當前新惠豐銀行集團自己擁有的,收購米特蘭銀行的最大籌碼,是高弦做為博弈的妥協,從香江惠豐銀行轉給直接位於新惠豐銀行集團旗下的百分之十四點九米特蘭銀行股份。

而那百分之十四點九米特蘭銀行股份在目前的最實際作用是情報,比如,米特蘭銀行與任何一家有意向的收購方接觸了,無論談判結果如何,都要通知新惠豐銀行集團。

剩下的百分之八十五出頭米特蘭銀行股份,即使再樂觀地去掉高益趁著一九八七年黑色星期一全球股災爆發,抄底買入的大約百分之十米特蘭銀行股份,新惠豐銀行集團還要籌集四百五十億港元左右。

這個規模的現金,調動起來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啊!

可話說回來,現金收購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以股換股的四百二十便士報價,未必就比,直接砸現金的四百一十便士報價,更有吸引力。

“這個資金難題隻能通過資本運作來解決。完全可以預見到,隻要惠豐正式對外公布收購米特蘭銀行的詳細方案,米特蘭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必然受到利好刺激,價格上漲。而香江惠豐銀行的股價則會應聲下挫。”高弦思索道。

浦偉仕連連點頭,“現在香江惠豐銀行的股價漲勢很不錯,這是一個有利基礎。”

高弦好像想起了什麼,轉而說道:“對了,之前,我不是建議惠豐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部門,和高益多做交流嘛,現在可以派上用場了,”

“米國銀行業爆發了大範圍危機,大批銀行進入破產清算,海洋密蘭銀行這麼多年憑借香江惠豐銀行的持續輸血,算是恢複了元氣,正好可以趁機挑一批資產,進行收購,擴大和完善美洲市場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