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布局數字多媒體世界(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208 字 3個月前

這個微妙的“間隙”,怎麼也要三四年的時間,足夠攫取一些可觀的利潤,甚至掌握新產業的主動權了。

如果再把數字多媒體的“編碼”和“解碼”分開審視,那“編碼”壓縮的市場“間隙”會更加明顯。

對於這個方麵,高弦給出了具體的計劃,“香江發展投資基金正牽頭組織一個針對香江膠片電影進行數字化的龐大計劃,包括目前已經停業的邵氏電影公司的那些作品,以香江電影行業的悠久曆史,總數量要有幾千部了,應該足以豐富片源了。”

“這個編碼壓縮的專業需求,比電視台、電影行業轉而采用數字技術拍攝,會先一步到來。”

至於“解碼”方麵的產品線,高弦給出的策略更開放靈活,以至於讓大家都頗感意外,個人電腦上的MPEG輔助加速卡以及能夠直接調用其硬件接口的軟件播放器、對應於家庭錄像機的家庭數字多媒體播放器、讀取數字多媒體光盤的驅動器等等,相當於“編碼”壓縮方麵的產品線,更像消費領域的家電產品。

說白了,一開始就不要有壟斷市場的奢望,感覺中低端競爭慘烈,不值得卷入其中的話,那就出售整體方案給擅長經營性價比產品的廠家。

高弦的這個觀點,在現階段還比較新穎,畢竟,像無廠半導體公司、晶圓代工這樣的概念才逐步顯示出商業化的生命力,而做個比較,可能更容易理解,“老劇本”裡手機、平板電腦、固態硬盤、U盤等等數碼產品的品牌,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可未必家家都是自己搞一套,往往是把半導體供應商提供的一整套芯片解決方案拿過來使用。

這種家庭數字多媒體播放器,姑且也稱之為VCD吧,要是想獨占市場,隻有一個品牌,那就是注定走死胡同,賺錢方式不尊重科學了。

“你們當中如果誰想要出去單飛,在這片藍海裡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以大大方方、毫無避諱地提出來,並且甚至可以從高益、香江發展投資基金得到創業資金的扶持。”高弦的這些鼓勵的話語,聽起來可不像玩笑,以至於連周文耀都不太理解“慷慨”背後的動機了。

直到私下裡,高弦解釋一二,周文耀才若有所悟。

“在新的產業時代裡,思維也要跟著轉變。”高弦問了一句,“我把香江膠片時代的電影,全部數字化,放到香江國際數字中心的互聯網上,率先為全球提供流媒體訪問服務,會得到什麼?”

不等周文耀思索出答案,高弦自行給出了結果,“流量!互聯網上流量為王!看透這一點,還有什麼慷慨不慷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