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金融加地產和金融加創新高科技(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075 字 3個月前

高弦提出了把數據產業做為第四產業,所引發的反應,可不止大眾媒體一陣風地報道,僅就香江範圍來講,財經媒體和學術界進行了持續的探討,連商業大亨們都同樣重視,特意從香江金融管理局定期發行的公開刊物上,拿到高總裁的正式演講內容,反複地仔細揣摩。

財經媒體和學術界的熱情非常之高,尤其那些並非功利地把香江視為,前往世界其它地方跳板的有識之士,以香江為安身之家了,自然也就十分在意香江經濟的長遠發展。

高弦提出的把數據產業做為第四產業,不是空中樓閣的名詞和口號,具體得讓大家看到了前景,以至於財經學者們慷慨激昂地指出了重大意義所在,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近幾十年以來逐步形成的金融加地產發展模式,有希望轉為更具持續性發展的金融加創新高科技模式。

現階段,香江的商人們熱衷於炒地皮,已經不算什麼秘密了,連本身並不屬於地產業圈子的著名商人,比如傳媒領域的星島報業老板胡仙、電影領域的嘉禾老板鄒文懷,在初步品嘗到了甜頭後,如同上了癮一般,一頭紮進去,樂此不疲地沉迷其中,至於到底賺了多少,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誠然,當前這個時期香江的商人們熱衷於炒地皮,和香江過渡階段官拍地數量受限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可明眼人都清楚,就算沒有這個因素了,香江地產業的發展也存在著天然的製約,畢竟,彈丸之地,土地儲備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短板。

可相比之下,創新高科技就堪稱前景無限了,而香江也具備發展創新高科技的良好基礎。

香江原來所具備的,有利於傳統產業的環境,不必多說了;創新高科技尤其必須的人才,得益於英語應用水準在國際上都占據了優勢,同樣不是短板。

更何況,最近十多年,高弦高總裁一手打造的香江發展投資基金,已經在這方麵做出了一些可圈可點、令人鼓舞的成績。

對於一眼就能看到儘頭的金融加地產發展模式,之外的金融加創新高科技模式,最現實的,甚至屬於既得利益集團的商業大亨們,大多反應正麵,因為高弦提出的把數據產業做為第四產業,確實相當具體,足以讓各大財團的掌門人們看到,高總裁提到的第四產業,可以給現有的產業帶來極大地提升,像給房地產添加的“智慧家居”元素,給傳統零售帶來的消費升級動力,給人的第一感覺都不是天方夜譚。

拿李半城來講,近期就通過紅粉知己“代理人”,在北方的帝都核心區域裡的核心長安街旁,參與投資了資金以億為單位的大型地產開發項目,可這幾天,什麼《夏華早報》、《香江商報》,都撇到了一邊,隻翻著香江金融管理局的公開刊物,仔細研究,並和手下的智囊研討,甚至到了父子三人在大宅裡家庭聚餐時,和小兒子展開交流的程度。

李小超也樂於自豪地介紹,他擔任首席執行官的香江在線的發展近況,做為全球第一家采用萬維網技術體係的大型互聯網在線服務商,香江在線的模式已經得到了認可,連米國的同行都來偷師,香江在線回應地采取了幾次擴張,或者將香江在線的模式,複製到一本、北美的一些大都市,或者以入股方式參與當地的在線服務商運作。

當然了,在香江本土市場,香江在線也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李小超說道:“現在《華僑日報》不是經營陷入困境,頻臨倒閉了嘛,我們覺的,衝著香江曆史最悠久中文報紙的名頭,將其收購下來,來增強香江在線做為門戶網站的媒體板塊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