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多維立體金融戰(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566 字 2個月前

對債券、貸款、債務、金融機構等等目標進行信用評級的這個圈子,可謂處處微妙,有著無窮無儘的門道。

比如,要明白一點,信用評級機構要盈利的,這也可以理解,對目標展開信用評級,需要消耗可觀的資源嘛,必須在圈子裡生存下去,活得久,才能談到信譽度、影響力、權威等等地位,真要免費奉上一個信用評級報告,還真未必有多少人相信呢。

明確了信用評級機構不會免費乾活這一點之後,還要了解,信用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這個動作,存在著“主動”和“被動”的差異,比如,一隻債券想要賣得好,來找信用評級機構定一下質量等級,既然生意上門了,信用評級機構自然要接了,是為“主動”;而為了給生意做更好的鋪墊,信用評級機構免不了“被動”地要對一些市場、行業等等相對宏觀的投資環境,進行信用評級,為那些具備潛在生意的客戶提供參考。

類似信用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這個動作的“主動”和“被動”差異,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後,得出的信用評級結論、或結果、或報告,還有著諸如或“公開”、或“非公開”、或“部分”、或“全部”、或“高調”、或“低調”等等的披露方式奧妙。

就拿現在這個特殊時間段,穆迪發出聲明,看空香江銀行業,導致香江股市繼續動蕩,甚至香江銀行業出現擠兌的潛流,來仔細揣摩,這裡麵有沒有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奧妙呢?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高益信用評級高調地與穆迪打擂台,看好香江銀行業,乃至香江國際金融中心,無論是出於或者一片公心、或者商業利益、或者其它的動機,都有著必然的必要。

高益信用評級的這個報告,分成了好幾個部分:

比如,從香基銀行迅速平息突然而至的擠兌風潮,來研判香江銀行係統的穩健性。

相比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諸多受害者的金融機構紛紛倒閉,嚴格執行《巴塞爾協議》的香江銀行業,十分穩健,像六大香江係統性金融機構裡,恒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超過了百分之二十,這個指標最低的惠豐銀行,也超過了百分之十二,普遍地明顯高於《巴塞爾協議》所要求的百分之八資本充足率。

在這個基礎上,香江金融管理局又對香江銀行業提出了流動性比率的指標,這一點在亞洲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的現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金融機構不敢肆無忌憚地抽調流動資金去參與外彙炒賣,否則的話,就可能觸及法律,遭到懲治。

毫不誇張地講,當前在亞洲開放的金融市場裡,香江銀行係統是最穩健的,儲戶的資金是最安全的。

對於穆迪看空香江銀行業受地產業拖累的盈利能力,高益信用評級的報告也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打擂台,其依據的有利因素包括,香江金融管理局在去年就注意到了包括地產業在內的經濟過熱跡象,於是進行了旨在軟著陸的調控;距離舉辦時間也就剩下大半年的亞運會預計會可觀地帶動香江的旅遊業、酒店業、零售業等等經濟領域;雖然不可否認香江傳統行業已經空心化,但創新高科技產業卻蓬勃發展……

對於高益信用評級和穆迪打擂台的這份報告,香江國際金融中心乃至亞洲的其它市場,大多都買賬,畢竟,公道自在人心,尤其在亞洲金融危機肆虐的當下,類似人品的“善意提醒”或者“惡意攻擊”,都能體會出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