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來都來了,那就乾一票大的吧(2 / 2)

舍弟諸葛亮 浙東匹夫 7514 字 4個月前

城樓上一片呼喊備戰之聲,隨後就有一名都尉,似乎是注意到門口的百姓還未散儘,飛奔下來厲聲維持秩序:

“凡我徐州百姓,速速退後離門百步!”

隨著那都尉的大喝,旁邊的弓手都張弓搭箭戒備,氣氛一時肅殺到了極點。

諸葛瑾回頭看到這一幕,頓時嚇了一大跳,連忙大聲勸說旁人:“速速後退!不然會被當成袁術細作射殺的!”

諸葛瑾很清楚,眼下紀靈已殺到門外,守軍最擔心的就是人群中有內應趁亂奪門。一旦擦槍走火鬨出誤會,後果不堪設想。

而自己騎在馬上,目標比其他徒步的百姓更惹眼,很容易殃及池魚。

哪怕隻是為了保命,諸葛瑾都必須硬著頭皮見義勇為。

旁邊的百姓原本因為劉備軍紀嚴明、不濫殺無辜,一開始還存著僥幸心理,對那都尉的命令不是很怕。

聽了諸葛瑾的解釋,又見他是個騎馬的體麵士人,似乎很有見識,也就多信了幾分,出於恐懼紛紛開始加速退散。

就在這時,異變再次陡生。

人群中有幾十個“百姓”眼看再難渾水摸魚,忽然不退反進,偷偷抽出利刃朝那都尉疾速衝去。

弓手們見狀幾乎就要放箭,那都尉卻眼睛一眯,飛速抬手喝止:“不必放箭!免傷無辜!”

弓手們似乎對主將非常信任,聞言立刻放下弓箭,紛紛抽出環首刀。旁邊更有一名壯士躍步上前,把一柄青龍刀遞給那都尉。

(注:本書背景按正史,但名將的武器參照演義,這些本來就無傷大雅不影響曆史進程,我知道漢朝沒有青龍刀。兼顧文學性代入感好一點)

那都尉抄刀在手,順勢前衝,一招勢大力沉的橫掃,隱隱挾破風之聲,竟直接將衝在最前麵的幾個細作揮作兩段。

隨後他又飛速連出數招,其他弓手也都奮力搏殺,那群奪門鼠輩很快便儘數橫屍當場。

“關羽?!”諸葛瑾看到那標誌性的青龍刀出手,才注意到對方果然紅麵長髯、極為高大壯碩,鐵定是關羽無疑了。

關羽殺完細作,撣了幾下美髯,把濺在胡子上的鮮血甩掉,用餘光向諸葛瑾看來,微微點了點頭。

諸葛瑾與對方目光相遇,心中忽然一動,生出一計——引起對方注意、趁熱打鐵求見劉備支招的機會,這不就來了麼?

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醞釀好措辭,趁著關羽正看向他,大聲嚷道:“在下素聞劉使君仁義愛民,今見將軍驅散百姓時,猶能約束士卒,不致放箭傷及無辜,可見一斑。

但在下以為,使君雖有仁義,卻不知兵!要破袁術,或當主動出擊、以求速戰破敵,穩住徐州人心。或可退守下邳,學陶恭祖退曹兵之法。但唯獨不可在外與袁術久持——此實乃下策!請將軍三思!”

這番說辭是諸葛瑾基於對曆史的先知,急中生智想到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勸劉備收縮兵力、注意提防偷家。

其他明麵上的文縐縐廢話,邏輯未必經得起推敲,都隻是那句潛台詞的掩飾。

因為他很清楚,袁劉廣陵之戰的勝負關鍵不在正麵戰場。一旦後方的下邳被呂布偷家,劉備在正麵戰場打得再好也是白搭。

而如果劉備肯改變計劃、趁著現在袁術主力還沒趕到,先擊破其先鋒、帶兵回防下邳。那他諸葛瑾也能順便借助大軍的掩護,一起撤離淮陰險地,雙方各得其所,豈不美哉?

而關羽原本對這儒生第一印象不錯,覺得他眼光敏銳,能想到門口人群中有細作。

但此刻聽他突發狂言指點起軍機來,關羽頓時臉色一變,擠開人群幾步衝到他麵前,一把揪住腰帶喝問:

“哪裡來的狂生!我還道你有點見識,豈敢妄議軍機、欲亂我軍心耶?使君的用兵之法,豈是爾等膠柱鼓瑟之徒可知?”

幸好諸葛瑾馬術挺穩,倒是沒被拉下馬。

他立刻意識到這時絕不能多糾纏,關羽是出了名的“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自己紙上談兵絕對會惹怒他。

於是他連忙出言擠兌:“久聞劉使君禮賢下士!你若覺得我所言不妥,大可為我引見、由使君定奪。如此阻人言路,不怕有損使君英名麼!”

隻要有機會見到劉備,一切就好說。而為了儘快實現這個目的,諸葛瑾也隻能口不擇言了。

此言果然如一盆涼水,當頭將關羽的傲氣澆滅。

關羽立刻意識到,城門口有那麼多圍觀百姓、都聽到這狂生是來獻策的了。就算他所言荒謬,自己也不好當眾對他無禮,否則會傷及大哥的好賢之名。

但他也不能任由對方當著將士們的麵、肆意抨擊己方用兵決策,那樣會影響士氣。

情急之間,關羽不由麵露妥協之色:“你要獻策,本都尉自會給你機會!但此地人多,豈可談論機密!”

關羽這句話,倒更像是解釋給圍觀百姓聽的,為了維護劉備的形象。說罷他也不問諸葛瑾的意見,直接扭頭吩咐旁邊一個親信的曲軍侯:

“士仁!你帶這廝去府衙!就說某今日遇到一個自稱能為主公獻策之人!”

那軍侯不由麵露訝色:“都尉!真要讓這腐儒麵見主公?”

“大丈夫言而有信,聽聽又何妨。”

關羽傲然吩咐完,揮手示意士仁退下,便不再管他們,然後就扭頭轉向其他部曲、交代防務部署,

“爾等速速在城頭點起一些柴火,假作混亂呐喊之狀,再讓伏弩戒備!紀靈既然提前派了那麼多奪門細作混入城中,肯定會試圖趁亂奪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