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果然一缺錢劉巴就來了(2 / 2)

舍弟諸葛亮 浙東匹夫 2564 字 1個月前

眼下這種劉備陣營頂層大佬能夠齊聚一堂的日子,在這亂世之中,隻能算是偶然情況。

劉備也很珍惜這段時光,基本上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跟諸葛瑾、關羽聯絡感情。張飛如今也還在武昌,每次有酒局自然也不會落後,都是到得最早的那一個。

……

時間倏忽來到建安十二年的六月中。

諸葛瑾在武昌閒住了個把月,基本上除了處斷一下重要決策以外,其他時候都閒著。

他也不喜歡喝酒,這樣天天聚會的日子過久了,也有點負罪感,覺得自己該乾點活了。

但是武昌這邊,一時又沒什麼公務可忙。閒下來後,諸葛瑾自己梳理了一下,覺得不如趁著這個時機,搞點軍備和技術上的小革新,琢磨一些點子,幫二弟在巴郡和梓潼搞的“租庸調變法”提供更多的銅錢、蜀錦等硬通貨支持。

如前所述,要想學習後世唐宋時的租庸調法/代役法,把百姓的繳錢、納糧、服徭役這三項義務貫通起來,允許百姓自行選擇折抵,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保障,就是市麵上要有足夠的硬通貨供應。

無論是銅錢還是蜀錦,隻有市麵上存量儲備足夠多了。才不會發生百姓想賣糧或者繳代役錢時、錢荒通貨緊縮物價下跌。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麼增加銅的產量,增加鑄幣。要麼就是增加蜀錦的產量,然後給貨幣一個綁定價值的通兌品,就跟後世的“石油美元”綁定一樣。

諸葛瑾也算是深諳經濟常識的,這個問題很容易想清楚。

於是,他就趁著這段時間,每每抽空去武昌附近的大冶鐵礦視察。因為那裡不僅有鐵礦和冶鐵廠,還有大規模的煉銅和鑄幣工坊。

自從七八年前開始,豫章郡的銅礦一直在擴大開采,把源源不斷的粗銅運到武昌周邊,然後用於打造各種需要耗銅的器具,或是直接熔化精煉後鑄幣。

諸葛瑾這次去視察,也是想再考察一下煉銅的技術,是否還有可以優化的,再查漏補缺儘量想辦法提升產量,能提多少提多少。

可惜,他前世腦子裡留下的那點化學知識,當年就已經基本用上了。

現在想憑借個人的鑽研努力,再進一步,實在是非常困難。

最後,諸葛

瑾也隻能把那些古人能懂的原理,向大冶工坊的骨乾工匠和管理官吏細細教授,讓他們群策群力想辦法,能優化一點是一點。

如此一番努力,最後也隻是稍微略有收獲,提升幅度很是可憐。花了不少投入,最多也就讓銅礦和鑄幣廠分彆增產個一兩成。

從穿越者的角度而言,這點成績實在不算大,但一番折騰,聲勢倒是鬨得不小。

沒過幾天,武昌城內外的劉備軍官員,基本上都知道主公和諸葛司徒如今在抓鑄銅錢的事兒——好在流傳出去的,也就隻是這些無關緊要的風聲,技術細節自然是不可能泄露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