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被忽略的農民工生活區(1 / 2)

大國工程 和光萬物 10066 字 11個月前

“我們中國在工工程技術上不比任何國家差。

占地麵積達十五萬平方的人民大會堂。

還有最近的三峽大壩!

那一樣技術差了?”中國專家不服氣,站出來大聲反駁道。

“先生,我從來沒有說中國在工程技術不行,我說的是管理!

貴國的技術世界領先,但是在工地管理這一塊,貴國要落後國際水平很多!”霍爾福特搖搖頭,很是不屑的說道。

霍爾福特的話很讓人討厭,但是他說的確實是實情。

餘慶陽坐在主席台上,並沒有製止他們的爭論。

讓國內的這些專家受點打擊也好,省的他們不當回事。

從昨天的接觸中餘慶陽發現,這些國內的專家,很多對餘慶陽提出來的工地精細化管理很不以為然。

尤其是水利廳派來的專家,都對這個工地精細化管理研討會不以為然,甚至感覺餘慶陽實在出風頭。

他之所以過來,是奔著補助來的。

這裡好吃好喝,住五星級酒店,還有補助,他們很多人就當是在度假。

霍爾福特的話雖然討厭,但是也正好起到了鯰魚效應。

通過霍爾福特的貶低,能夠激起這些專家們的好勝心。

被請過來的專家,沒有低於五十歲的,這個年齡的專家,愛國情懷還是很高的。

其實這些中國專家爭論也爭論不出什麼東西來。

純粹就是自尊心作祟,他們可以吐槽一下國內工程方麵的事情,但是絕對不允許外國佬說中國工程不行。

相反,越爭論,被打擊的越厲害。

看著中國專家的臉,被打的啪啪之響,餘慶陽也不舒服。

不得不出言打斷他們的爭論,“好了!這個問題我認為沒有什麼可爭論的!大家的側重點不一樣罷了!

福特先生,其實貴國的工地管理,之所以先進,是因為貴國的工會製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這沒有什麼好炫耀的。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有很多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完善,也有許多東西需要向你們學習,這是事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自卑的!

我請你來,也正是為了完善這一塊!

諸位前輩,你們也沒必要去爭論什麼!

我們確實不如人家!

不如彆人不要緊!

我們可以奮力追趕。

我邀請大家過來,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幫我們華禹投資製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工地精細化管理標準。

我們華禹投資願意成為國家工程管理改革的先鋒。

工程管理改革的試驗田。

為下一步國家製定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切實的數據支持。”

“小餘,你們華禹是好樣的!

如果咱們國家的企業都能像你們華禹一樣,何愁國家不能富強起來!

我們這些工程人,有何必受洋鬼子的氣!”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專家站起來大聲替餘慶陽叫好。

這位專家叫他小餘,餘慶陽還真隻能聽著。

這位可是和餘慶陽大爺是一代人,和餘慶陽家算是世交,東山省水利廳的離休總工。

聽說華禹搞這個工地精細化管理,主動要求過來發揮餘熱的。

“是啊!餘總,你剛才的話說的太好了!我們國慶就是要有這樣的情懷!

咱們水利人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又一位離休老乾部站出來為餘慶陽叫好。

蘇廳長給餘慶陽派來的專家,有一半都是離休老乾部。

離休前都是各個單位的總工程師。

你彆說,這些總工,各個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他們的青春全都奉獻給了水利事業。

“多謝文總和卜總的誇獎!我們華禹隻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餘慶陽衝兩位老爺子微微鞠了一躬,接著說道:“上午呢,大家隨便討論討論!下午咱們去工地現場!

我們華禹目前有四個工地正在施工!

我打算,咱們就以這四個工地為藍本,來製定工地精細化管理的標準。”

“這個好!有正在開工的工地作為藍本,我們製定起來也能有參照物!”台下的專家讚同道。

“嗬嗬!小餘,你這是讓我們這些老家夥去給你挑毛病啊?”

“嗬嗬!文總,就是讓大家去挑毛病的!我們一邊挑毛病,一邊研究出合理的管理標準。我們也好照方抓藥!”餘慶陽笑道。

餘慶陽開口說話後,霍爾福特也不再發表意見,去貶低中國工程管理的落後。

畢竟餘慶陽是老板,支付給他的工資可比他在國內高好幾倍。

而且,人家明確承認了,我們管理上不如你們,請你們來就是向你們學習的,還能再說什麼?

開幕式是九點,餘慶陽講了一大通,他們又爭論了一大通,然後餘慶陽插話,接著又討論,很快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

在索菲特吃完午飯,稍微休息了一會,餘慶陽就安排大巴車,拉著這些專家啟程趕往工地現場。

大吧車在華禹投資的大院停下。

早就接到通知的餘傳武帶著辦公室的人給大家送上安全帽。

餘慶陽除了通知餘傳武準備安全帽之外,並沒有通知工地做準備,要的就是一個真實的現場。

他不怕被彆人挑毛病,就怕挑不出毛病。

花這麼多錢,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改善工地的管理模式?

餘慶陽帶著專家去的是華禹世紀城。

工程來說,建築工程是最具代表性的工程。

國家製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也都是從建築工程上開始實行的。

餘慶陽早就做好了,被人挑毛病,甚至打臉的準備。

可是誰知道,打臉來的這麼快。

繞過已經開挖的基坑,來到工地現場的辦公區域。

從公司大院過來的路上,餘慶陽好幾次差點踩到地雷。

不用說,這都是那些工人們的傑作。

大家小心翼翼的繞過地雷,來到現場辦公區。

辦公區和生活區是連在一起的。

一排排板房,到不能說是雜亂。

關鍵是太臟了。

辦公室不遠處就是一個用石棉瓦遮擋起來的廁所。

餐廳外麵汙水橫流,水池子旁邊堆積著大量的生活垃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