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黃河大橋可不是小事情,餘慶陽左思右想,最終還是坦白相告,“孟廳長,出資修建黃河大橋,我們很有興趣,但是我們公司旗下的施工企業,都不具備修建黃河大橋的資質和能力。”
資質這東西好弄,但是能力,這個做不了假。
沒有能力就是沒有能力。
修橋說起來不難,也就是鋼筋混凝土工程。
下麵做樁基,樁基上麵接橋梁柱,橋梁柱上麵是橋墩,橋墩上麵是支座,支座上麵是橋梁,然後是橋麵鋪裝。
有人說,按照圖紙,一步步乾就完了唄!
說起來簡單,但是,會說不等於會做。
黃河大橋,樁基可不是十幾二十米深的那種。
在黃河淤積的灘地上打樁基,沒有百十米,根本達不到承重要求。
餘慶陽知道,後世的建邦黃河大橋,樁基就深達一百多米。
這屬於超深樁基。
孔徑一米五到兩米,孔深超過一百米,垂直度的控製要非常嚴格,清孔、吊裝鋼筋籠難度非常大。
不是說隨便找幾台打樁機就能乾的。
當然,有人敢這麼乾,但是餘慶陽不敢。
原本餘慶陽接旅遊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鍛煉隊伍。
孟廳長顯然沒想到餘慶陽會這麼坦誠。
老實講,不光是FEPC模式還是 BOT 模式,作為交通廳,都不缺少合作企業。
所以,孟廳長並沒有因為餘慶陽的拒絕,而產生什麼不好的想法,相反對他這種坦誠很是欣賞。
很多人,一有點成績,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天是老大,自己是老二。
有些人,在家蓋過幾間民房,就敢跑去接高樓大廈。
當然,有些人通過自己的鑽研,學習,幾經磨難最終是成功了,但是絕對大多數,都死的很慘。
乾工程,其實有時候適當的拔苗助長,有利於公司發展和成長。
但是直接去接黃河大橋這種高難度的工程,太冒險。
未來幾十年中國不缺少大工程,現在還是腳踏實地的磨煉自己的技術。
所以,餘慶陽不打算去冒這個險。
不是說餘慶陽膽子小。
好吧,就是膽子小!
有道是江湖老,膽子小。
乾了二十年工程的餘慶陽,敢冒險投資,大不了賠個精光,重頭再來。
但是,一旦像黃河大橋,這種跨河大橋,總跨度超過兩公裡的大橋出了問題,他這輩子也就完了白白浪費一個重生名額。
“小餘不錯!做人做事,就是要腳踏實地!
黃河大橋的項目不參與就不參與吧!
以後有機會,再合作!”孟廳長讚許道。
“謝謝領導理解,我實在是沒有金剛鑽,所以不敢攬這個瓷器活!
辜負領導的期望了!”餘慶陽再次道歉,並解釋道。
又和孟廳長聊了幾句,餘慶陽就告辭離開。
至於說老家修路的事情,交通廳自然會有人去辦。
餘慶陽隻需要派人去和菜都做好對接工作就可以了。
離開交通廳,餘慶陽緊接著來到東城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