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不願意上了,不上就不上吧!反正也不是那塊材料!”
“大姐,孩子不上學可不行!你還想讓孩子跟著你們一樣,出苦力?”
“他自己不願意上,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死活不想上了!
咱老百姓能有什麼辦法?出苦力就出苦力吧!這就是命!”婦女一邊麻利的做著飯,一邊嘮叨著。
“你叫什麼名字?”餘慶陽看著小男孩,笑著問道。
小男孩有些認生,怯生生的看著餘慶陽,沒有說道。
“這孩子,快叫叔叔!他叫董曉軍,小名石頭!”
“叔叔好!”
“石頭,這個名字好,我也叫你石頭行不行?”餘慶陽笑著和石頭打招呼。
“嗯!”石頭點點頭。
“石頭,你想跟著你爸媽乾活?”
“嗯!”石頭點點頭。
“下沒下去過?”
“昨天跟著他爸,下去了一趟!”婦女替兒子回答道。
“怎麼樣?感覺累不累?”
“累!”
石頭很靦腆,和餘慶陽說話,基本上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崩。
“你想以後也乾這樣的活?”
“不想!”石頭搖搖頭,總算說了兩個字。
“你知道你爸媽乾的這個叫什麼嗎?”
“頂管!”
“對,頂管!人工頂管,又累又臟!
六個人擠在一間板房裡,是不是很艱苦?”
“嗯!”
“你知道嗎?這個已經是很好的條件了!有板房住,還有空調!
以前你爸媽他們隻能住那種悶熱的帳篷!”
“……”
“不信,你問你媽!”
“是啊!多虧了餘總,還是板房住著舒服!真是謝謝餘總了!您是好人!”婦女笑著點點頭,感謝道。
“大姐,你這感謝我可不敢接。
你們幾個人擠在一個板房裡,很不方便!隻是條件有限,也沒辦法讓你們分開住!”
三對夫妻住在一個板房裡,想想就知道,有多麼不方便了。
可是,這種情況,很普遍!
南方很多外出打工的,都是夫妻檔,也有假夫妻檔。
工地上,哪有條件,一對夫妻安排一間房子?
隻能是幾對夫妻住一間,用一個布簾,稍微遮擋一下。
乾點什麼事,都不方便。
住有空調的板房還好一點,那種沒有空調的板房或者帳篷,到了夏天,裡麵就是個大蒸籠。
冬天又變成一個大冰窟,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可是,為了賺錢,絕大多數的農民工住的都是這樣的地方。
2001年,能夠給農民工按空調,全國估計也就華禹投資一家。
“你爸媽乾的這個叫,人工頂管,還有一種,叫做機械頂管!
你想不想去看看,什麼是機械頂管?”餘慶陽笑著問道。
“……”
石頭有些心動,又有些害怕。
“去,叫你爸起來,我帶你們爺倆一塊去看看!”
正說著,石頭的爸爸從板房裡走出來。
“餘總來了?”
“老董,剛睡醒?昨天又乾了一夜?”
人工頂管,都是二十四小時,晝夜不停,三班倒。
一個工作井,一般都是十二個人,四個人一組。
井下兩個人,井上兩個人。
井下一個在管道裡挖土,一個負責配合井上的人把土吊上去。
井上的人除了把土吊上來,還要負責把混凝土管吊下去,配合著下麵的人把混凝土管擺放到導軌上,調整角度,對節等等。
“嗯,今天輕鬆,今天我們在上麵!”老董憨厚的笑著。
在下麵挖土,和在上麵吊管,他們都是輪流著來的。
在老董看來,不用下去挖土,就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走吧,老董,我帶你們爺倆去看看,人家機械頂管的!讓石頭開開眼界!”餘慶陽再一次提出帶他們去看機械頂管。
“我換身衣服!”
“不用,這不是挺乾淨的!走吧,很快就回來,不耽誤你們吃飯!”
餘慶陽拉著老董和他的兒子石頭,來到華禹三建的工地上。
華禹三建到華禹六建,全部使用的是機械頂管。
機械頂管施工的施工效率相對較高,勞動強度也不大,安全性也更高。當然,造價相對也高一些。
華禹三建,正好剛剛完成一段頂管,掘進機從接收井轉出來。幾個工人正忙著操作。
“怎麼樣?看到了吧?是不是比你爸他們乾活快多了?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你上學,也許考不上大學,當不了大官!
但是,多學點知識,哪怕上個技校,最後還是乾頂管這一行!
你因為有知識,也能選擇乾機械頂管!
他們比你爸媽乾的人工頂管,又輕鬆,又安全,賺的錢還多!”餘慶陽笑著說道。
石頭抬頭看看餘慶陽,“乾這個也要上學?”
“那當然了!你看看那些機械,不上學,不學習你知道怎麼操作?
要是不學習就能操作機械,你爸媽他們為什麼不去乾機械頂管?
小夥子,大道理我就不和你說了,你隻要明白一個道理。
哪怕是和你爸媽一樣,當一個農民工,上學多的,也比上學少的,乾的活輕鬆,賺的錢還多!”餘慶陽笑著拍了拍石頭的肩膀。
石頭看著機械頂管的施工場麵,沒有說話。
老董感激的看著餘慶陽。
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一塊吃苦受累。
他們吃苦受累,為的什麼?
還不是為了孩子將來不用像自己一樣,吃苦受累?
“距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你好好感受一下,你爸媽的工作!”
把老董和石頭送回工地。
“餘總,謝謝您!我不會說話,那個,謝謝您!”老董滿臉感激的對餘慶陽說道。
“不用謝!多幫我們宣傳宣傳,多幫我們介紹一些工人就行了!”餘慶陽笑著拍拍老董的肩膀,轉身上車離開。
老董他們都是和華禹勞務公司簽了合同的農民工。
華禹投資有一項強製要求,霸王條款,不管是誰找來的工人,不管是跟著哪家施工公司乾活,必須先和華禹勞務公司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