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誰發明的,跑到濟州的地界處接領導。
難道非要如此才能顯示對領導的尊敬?
當然,這些話他隻敢在心裡腹誹一下,不敢說出來。
這個社會,太聰明的人,看問題看的太透徹的人,太耿直的人,往往生活的都不太如意。
好在,領導沒有讓他們多等,很快一輛警車開道,後麵跟著一個車隊,從遠處飛馳而來。
到了餘慶陽他們所在的地方,車隊緩緩停下,一輛中巴車的門打開,下來一個秘書模樣的年輕人,接著又下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
老人頭發已經花白,但是不胖不瘦,看上去很精神。
這個老人,餘慶陽認識,經常在電視上看到。
老人熱情的和濟州市的領導一一握手,嘴裡批評著濟州市領導的形式主義。
“你是華禹的餘慶陽?哈哈!勞煩小餘同誌過來接我這個老頭子!實在是不敢當啊!”老人也認識餘慶陽,握著他的手親切的說道。
“您老說笑了,如果您老能經常來華禹指導工作,我天天站在省政府門口接您也樂意!”餘慶陽笑道。
“哦?嗬嗬!小餘同誌這是邀請我去華禹參觀學習啊!”
“領導開玩笑了!是去參觀指導工作。
我們還是小學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希望能經常得到領導的教導!”餘慶陽笑著回答道。
“哈哈!你這個小餘同誌,很會說話嘛!
不過你這個態度很好!
在改革開放這條路上,我們都是小學生,都需要不斷的去學習!”老人大笑著點頭說道。
領導就是領導,一句話就把問題上升了一個高度。
“就憑你這句話,你們華禹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就不虛!
我一定會去華禹看看的!”老人鄭重承諾道。
客套了幾句之後,老人上車,把張華和餘慶陽叫到車上。
這讓餘慶陽有些受寵若驚,他隻是來打醬油的,沒想搶濟州領導的風頭。
“近兩年,濟州發展的勢頭不錯!這裡麵離不開小張的功勞,也離不開你小餘的功勞!”在車上老人說了一句肯定的話。
可見領導心裡都有一杆秤,一麵鏡子。
很多事雖然不說,不評價,但是不代表人家不知道。
“領導說的對,濟州能有今天,離不開華禹集團的大力支持!
至於我,可不敢居功,我隻是做了一些分內的事情!”
“嗬嗬!能做好分內的事情就很了不起!
如果我們每一位領導都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我們的國家何愁不能富裕起來?”老人感慨了一句。
“我這次來不光要看看文化長廊,還要去華禹家居產業園看看!
華禹家居產業園是你們濟州的納稅大戶,也是我們省裡的納稅大戶!”
果然領導真正重視的還是實業,實業才能興邦。
房地產隻是一種產業集成品,國家離不開他,卻也不願意去鼓勵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