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才查爾斯的事情,隻是一個小插曲,誰都沒在意。
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意這個,也在意不過來。
隻要事後不搗亂,餘慶陽也不打算繼續追究,最多就是以後不再邀請他。
下午又陸續來了幾個評審專家。
這些隻是路途比較遠,擔心趕不上明天報道,所以提前出發的。
明天才是報道的高峰期,組委會一共邀請了三百位國內外的專家教授。
都是世界知名大學的教授,在設計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
之所以邀請這麼多專家教授來擔任評委,也是為了體現世界大學生設計大賽的重要性,權威性。
這第一屆世界大學生設計大賽,截止到目前一共收到了一萬多件參賽作品,評審要是少了,還真沒辦法短時間完成評審工作。
就算是這樣,平均每位專家也需要審核三十多件參賽作品,而初審隻有兩天時間,兩天看三十多件設計作品,工作量還是非常大的。
不光看,還有挑選出可以進入複賽的作品。
初選,按照專業,每三位專家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審閱本專業的參賽作品,挑選出可以進入複賽的作品。
每位評審專家可以推薦兩幅作品,也就是每個初選評審小組可以推薦六副作品。
然後所有評審專家隨機分成十個評審小組,這十個評審小組是打亂的,不再按照專業來分,每個專業推薦一副設計作品,參加決賽。
設計分了好幾個類彆專業,有高樓大廈,有園林建築,還有廣場,橋梁等等許多個類彆。
能進入決賽的作品,基本上都會被采用,都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設計專利費。
組委會還規定了另外一種情況,如果評審小組認為自己審閱的設計作品,有兩幅以上質量不相上下的作品,全組簽字後上報組委會,增加參加決賽的名額。
這是吳蘊芳帶著行政部的人忙碌了幾月,設計出來的一套儘可能公平公正的評審辦法。
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即便是如此嚴謹的評審辦法,也總帶有一些運氣成分。
運氣自然分好運氣和壞運氣,比如本來一副完全可以進入決賽的作品,因為個人喜歡,被直接排除在複賽之外。
也有可能從初賽到複賽,都是被自己的老師評審,然後順利過關,一路殺到決賽,這種情況雖然很少,但是不能說沒有。
開始初選這一天,召開了一個很簡單的儀式,餘慶陽講了幾句話,就宣布世界大學生設計大賽初選評審開始。
吳蘊芳帶著自己的手下,把提前打印好的設計圖紙搬到會議室,分發給早就等著的專家手裡。
基本上每人麵前都堆了厚厚的一打設計圖紙。
參賽的設計圖紙,基本上等於初步設計圖紙,有外形,有結構,但是沒有施工圖紙那麼詳細的斷麵結構圖,剖麵結構圖。
開始評審之後,餘慶陽在各個會議室裡來回巡視。
初選用的會議室都是小會議室,每個會議室裡也就二三十人。
餘慶陽來回巡視道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給他們增加一些壓力,無聲的告訴他們,好好審,我在盯著你們呢。